❶ 小學知識產權教育講稿
知識產權法
知識產權是一種法律直接確認的無形財產權,具有專有性、地域性和時間性等特點。知識產權的內容包括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知識產權法是調整在創造、使用和轉讓智力成果過程中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已日益成為各國保護智力成果權益,促進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發展,進行國際競爭的有力的法律措施,因此,增強知識產權意識,提升知識產權保護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著作權法
(一)著作權法的概念和保護對象
著作權又稱版權,是著作權人對其文學、藝術、科學、技術作品依法享有的人身權和財產權。著作權法是有關著作權以及相關權益的取得、行使和保護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調整的是作者、作品傳播者和公眾之間因著作權而產生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著作權法的保護對象即著作權的客體是作品。作品指在文學、藝術、科學等領域內以一定客觀形式表現出來的反映人們思想和情感的智力創作成果。我國著作權法保護下列形式的作品:(1)文學作品;(2)口述作品;(3)音樂、戲劇、曲藝、舞蹈作品;(4)美術、攝影作品;(5)電影、電視、錄像作品;(6)工程設計、產品設計圖紙及其說明;(7)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8)計算機軟體;(9)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但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不受著作權法的保護。
(二)著作權的主體和內容
著作權法規定的著作權人包括作者、其他依照著作權法享有著作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著作權主體在理論上可分為原始主體和繼受主體。自然人是著作權人中最重要的主體,中國公民、其作品在我國境內首先發表的任何外國人、或者其作品雖然未在我國境內首先發表但是其所屬國或者經常居住地國與我國簽訂了知識產權雙邊協定或者共同參加知識產權國際公約的國民,都可成為我國著作權主體。此外,我國著作權法還規定了特殊作品著作權的歸屬。
著作權的內容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著作人身權主要包括以下4項權利:一是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二是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三是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四是保護作品完整權,即禁止他人違背作者意志對作品進行歪曲、篡改的權利。
著作財產權是指作者自己使用或許可他人使用其作品而獲取報酬的權利,我國著作權法稱之為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著作財產權包括:以復制、表演、播放、展覽、發行,攝制電影、電視、錄像或者改編、翻譯、注釋、編輯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權利,以及許可他人以上述方式使用作品,並由此獲得報酬的權利等。
二、專利法
(一)專利法的概念和保護對象
專利一詞通常有三種涵義:一是專利權的簡稱;二是指專利法的保護對象,即創造發明;三是指專利文獻。一般情況下,專利與專利權通用。專利權是指國家專利機關依照專利法的規定,授予發明人、設計人或其所屬單位,在一定期限內對某項發明創造所享有的專有權。專利法是調整因專利權的確認和使用而產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我國專利法的保護對象是依照專利法可以授予專利的發明創造。專利法規定的發明創造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這三種發明創造依法獲得專利權後,就分別稱之為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發明,指對產品、方法或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實用新型,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外觀設計,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色彩或其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用於工業上應用的新設計。
(二)專利權的主體和內容
專利權的主體,是指依法享有專利權利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組織,它包括原始權利人和繼受權利人。專利權的主體具體包括:(1)發明人或者設計人;(2)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單位 ;(3)合法受讓人;(4)外國人。
專利權的內容包括專利權人的權利和義務。專利權人的權利包括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兩個方面。主要包括:(1)專有實施權。指專利權人依法對其獲得專利的發明創造享有獨占製造、使用、銷售的權利;(2)轉讓權。指專利權人有權以出售或贈與的方式轉讓專利的所有權;(3)許可權。指專利權人有權根據許可合同將專利的使用權轉讓給他人,允許其實施該專利;(4)放棄權。專利權人在其專利權有效期限屆滿前,有權以書面形式聲明放棄其權利;(5)標記權。專利權人有權在其專利產品或其包裝上標明專利標記和專利號。
專利權人主要有以下義務:(1)繳納專利年費。專利年費是專利人自專利權被授予的當年起,在專利保護期內依規定逐年向專利局繳納的費用。(2)依法行使專利權。首先表現為專利權人應實施或者許可他人實施其專利。(3)專利權的所有單位應當對職務發明創造的發明人或設計人給予獎勵。
(三)專利權的授予條件
專利法規定,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1.新穎性。是指在申請日以前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在國內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也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由他人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且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中。
2.創造性。是指同申請日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該發明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3.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
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應當同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或者國內公開使用過的外觀設計不相同和不相近似,並不得與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權利相沖突。
授予專利的程序包括申請、審查和批准。
三、商標法
(一)商標法的概念和保護對象
商標是商品和服務等的標記,是用以區別自己與他人生產、銷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務等的特定標記。商標權是指商標權人依法對其注冊商標享有的專用權。我國商標權的取得採取注冊原則,只有經商標局核准注冊的商標,才享有商標專用權,並受到法律的保護,非注冊商標不能享有專用權。商標法是調整商標在注冊、使用、管理和保護過程中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我國商標法的保護對象是注冊商標。所謂注冊商標是指經商標主管機關依法核准注冊的商標。國務院商標主管機關主管全國的商標注冊和管理工作。注冊商標包括商品商標、服務商標和集體商標、證明商標,都是商標法的保護對象。注冊商標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必須具備法定的構成要素,即文字、圖形等或其組合;(2)必須具備顯著特徵,便於識別;(3)必須不與他人注冊的商標混同;(4)必須不是禁用的標志。
(二)商標權的主體和內容
商標權人即商標權的主體,是指依法申請商標注冊,享有商標專用權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商標權人的權利和義務就是商標權的內容。
商標權人的權利包括:(1)專用權,即商標權人有排他的、獨占的使用該項商標的權利,有權禁止他人未經許可使用其注冊商標;(2)轉讓權,即商標權人有轉讓或出售該項商標的權利;(3)繼承權,即商標權人的商標可由他的繼承人繼承;(4)使用許可權,即商標權人可以在保留商標所有權的同時,通過許可合同允許合同另一方在一定條件下使用其商標;(5)續展權,即注冊商標有效期滿,需要繼續使用的,商標權人可申請續展商標;(6)請求保護權。
商標權人的義務主要有:(1)商標權人有依法繳納各項商標費用的義務;(2)商標權人有保證注冊商標商品的質量,不粗製濫造、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的義務;(3)商標權人應依法使用注冊商標,不得自行改變注冊商標的文字、圖形或組合;(4)不得自行改變注冊人的名稱、地址或其他注冊事項;(5)不得自行轉讓注冊商標;(6)不得連續3年停止使用注冊商標。
(三)取得商標權的原則
1.自願注冊與強制注冊相結合原則。對於絕大多數產品是否申請注冊商標,採取自願注冊的原則,由商標使用人自行決定,法律不作強制性規定。但對人用葯品和煙草製品的商標採用強制注冊原則。即這兩類商品必須使用注冊商標,否則,其商品不得在市場銷售。
2.申請在先與禁止惡意搶先注冊相結合原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申請注冊的,初步審定並公告申請在先的商標;同一天申請的,初步審定並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標,駁回其他人的申請,不予公告。但禁止惡意搶先注冊他人的商標和其他的在先權利,如外觀設計權、著作權、企業名稱等。
四、知識產權的保護
知識產權的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我國已建立知識產權法律保護體系,通過立法、司法、行政等途徑實現對知識產權的有效保護。此外,我國知識產權的社會保護和自我保護,也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一)立法保護
立法保護是指國家通過立法確認民事主體享有知識產權,並予以法律拘束力的一種保護。沒有知識產權立法,就沒有知識財產的法權形態。因此,建立和不斷完善知識產權立法是知識產權保護的首要任務。我國關於知識產權的國家立法主要有:憲法和基本法律的有關規定;關於知識產權的專門法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等;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進步法》等法律的有關規定,以及我國締結或加入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世界版權公約》等國際條約。
(二)司法保護
對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是指由享有知識產權的權利人或國家公訴人向法院提起刑事、民事訴訟,以追究侵權人的刑事、民事法律責任,以及通過行政訴訟,對行政執法進行司法審查,使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到切實保護。經過近30年的努力,我國已經初步建立起了一個比較完善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體系。各級人民法院在依法審理知識產權糾紛的同時,依法嚴厲懲治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維護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同時,知識產權訴訟制度也不斷完善。2004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有關司法解釋,進一步明確並適當降低了知識產權犯罪的定罪量刑標准,統一了技術合同法律適用規則。
(三)行政保護
行政保護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對知識產權違法行為予以行政處罰,以及其他有關行政行為。2004年國務院成立了國家保護知識產權工作組,負責領導並統籌協調全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督辦重大案件。在工作組的統一部署下,建立了跨部門的知識產權執法協作機制,加強了工作的銜接和協調。工作組還就全國范圍內知識產權的宣傳、培訓工作做了具體部署,卓有成效地開展了相關工作。
(四)社會保護
社會保護是指社會團體等社會力量,對知識產權實施的保護。知識產權行業協會等組織,可以協助政府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自行處理有關事務,以及發揮服務社會的功能。媒體的輿論監督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也有著特殊作用。
(五)自我保護
知識產權人與知識產權保護有直接利害關系,他們本身的知識產權及其法律意識狀況,對知識產權保護意義重大。但我國知識產權人的自我保護意識還不強,其自我保護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❷ 寫發言稿
內容預覽: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迎接市「四五」普法活動檢查動員會,主要任務是:總結我市去年的普法工作,討論研究開展全市「四五」普法檢查驗收工作,布置相關單位協助做好迎接全省「四五」普法考核驗收工作事項。剛才,XXX同志就有關工作作了說明。同志們會後要按照這次會議部署,認真落實相關工作,做好充分准備,迎接全省「四五」普法考核驗收。下面,我就如何做好我市今年的普法工作,強調三點意見。 一、充分認識新時期普法工作的重要性,進—步增強做好普法工作的責任感 加強普法工作,是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重要環節,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基礎工。作。黨的十六大把「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更加完備,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人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強調要「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質」。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強調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進一步貫徹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這對我們普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是我們做好普法工作的指導方針。我們一定要從政治的,戰略的、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新時期普法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做好普法工作的責任感。 (一)做好普法工作,是加強競的執政能力建設,提高執政水平的一項重要內容.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強調要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
二、抓住重點,有效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1、突出重點,加強培訓。我校以幹部、各部門骨乾和大學生為重點培訓對象,努力在三個層面做好法制宣傳工作:一是繼續抓好各級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制度,利用黨委中心組活動,舉辦了《授予專利權的條件》、《中國入世與知識產權保護》、《專利法及專利保護》、《專利文獻的利用》法制宣傳等講座,進一步提高領導幹部依法辦事的能力,提高學校法制化管理水平。二是各部門教職工結合各自專業,利用周五的政治學習,開展形式多樣的法制宣傳活動。如在教職員工中建立「四五」普法宣傳員隊伍,舉行法律知識骨幹培訓班。此外,學校還根據市委和市法宣辦有關精神,開展了「世博會與上海新一輪發展」大討論活動和「提高法律素質,做新一代上海人」活動,進一步提高我校教職工的法律素質。三是對大學生的法制宣傳教育以學校的教學安排為主,主要學習了《法律概論》、《經濟衛生法》、《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等課程,真正做到計劃、教材、課時、師資「四落實」,並進一步建設法制教育第二課堂,帶領大學生旁聽道德法庭,考察「都市生態農業基地」,努力實現由增加法律知識向提高法律素質的轉變。
2、結合自身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學法用法活動。上海中醫葯大學是專科性的大學,與綜合性大學有所不同,我們在法制宣傳工作中強調普法與專業相結合。除了一些基本法規外,我校還組織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葯條例》等專業性法律條例,並強調學以致用。2003年3月,我校舉行了《專利法》知識系列報告會。組織了題為《中國入世與知識產權保護》、《專利法及專利權保護》、《授予專利權的條件》、《專利文獻的利用》等專題講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04年3月我校開展了「中醫葯科技創新與知識產權保護」宣傳月活動,主要分為三個版塊,一是開展「中醫葯科技創新與知識產權保護」基礎知識競賽活動,通過書面和現場兩種方式調動全校師生員工的積極性和參與性,讓他們充分了解知識產權法的相關內容。二是舉行專題報告會,邀請專家介紹知識產權保護法的相關知識。三是舉辦以「大學生科技創新與創業」為主題的嘉賓訪談,邀請校內、外在科技創新、創業上的成功人士與我校大學生面對面進行訪談。這次宣傳月活動,作為今年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推動了我校普法教育工作的進一步深入開展,普及了我校師生知識產權知識,增強了知識產權意識,為我校貫徹落實上海市科教興市行動綱要打好了基礎。
另外,我校的附屬曙光、龍華、岳陽醫院在「四五」普法工作中也結合各自的特點,全面開展普法活動,重點學習了《憲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葯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葯品管理法》、《執業醫師法》等,以組織觀看法制教育錄象片、開展主題討論、組織全院職工普法考試、以支部或科室為單位進行法律知識競賽等形式,豐富多彩地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成果顯著。
三、形成依法治校、培養知法守法中醫人才的新局面
1、校務公開,依法治校。近年來,我校一直堅持民主管理、校務公開,積極推進依法治校工作,領導幹部帶頭學法用法,在校園建設中,逐步形成民主規范化管理。自96年來我校一直堅持每年一度的民主評議領導幹部,在幹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堅決落實黨政領導幹部任用條例,事前評議,任前公示,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在各項評審選拔推優等活動中堅持法制原則,做到過程公開,競爭公平,程序公正。
2、法律教育與專業教學相結合,培養知法守法中醫接班人。我校大學生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目標是要培養知法懂法守法的中醫人才。具體的工作概括起來就是「三個緊密結合」。 一是法制教育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法制宣傳教育從法律教學著手,在課程計劃的制定、課時的落實、教材的編寫與修訂、教學手段的拓展、學生成績的考核,師資隊伍的優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二是法制教育與法制實踐緊密結合。學校先後與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靜安區人民法院聯系,選擇較為適宜旁聽的條件,組織學生參加法庭旁聽,親身感受庄嚴的人民法庭的氛圍,這項活動受到了學生們的普遍歡迎。學校還與上海強制戒毒所共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派專業人員共同開展中醫葯戒毒研究,組織青年學生參觀戒毒所接受教育,組織志願者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作為法制教育的第二課堂,這些活動增強大學生法律意識,增加了法制教育內容,強化了法制觀念。三是法制教育與思想道德教育緊密結合。盡管學校的法律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由於外界的影響和沖擊,目前大學生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其主要表現在仍然存在「只要我不犯法,法律就與我無關」的想法。針對上述現狀,學校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一步增強大學生的法制觀念:第一、充分利用必修課、選修課等第一課堂進行法律知識的傳播和法律思想教育。方法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如案例分析討論、法庭旁聽後探討等。第二、通過校紀校規行業等形式的校園法制教育活動,規范調節大學生的行為,使之在外部環境的作用下,進一步增強法制觀念,提高法律意識。第三、通過輔導員的政治思想工作,解決深層次的思想問題,使學生在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正確的人生觀的同時,認清自己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從而自覺遵守和維持社會主義法制、依法辦事,依法律己。
修改一下,也許有用
❸ 知識產權法院實習結束演講稿
為宣傳普及著作權知識,青少年的版權保護意識和自主創新意識,省教育廳、省版權局等六家的通知精神,XX縣教育局在全縣中小學生中了一次「從我做起遠離盜版拒絕有害出版物保護知識產權」的教育活動。此次宣傳活動以「保護知識產權,創新發展」為主題,了一系列多樣、內容的活動,在全縣中小學生中掀起了著作權宣傳熱潮。現將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精心組織,啟動
為宣傳教育活動實效,XX縣教育局及早開始籌備工作,制定了《XX縣教育局著作權保護宣傳活動實施方案》,把宣傳、、管理、服務有機起來,精心策劃了十餘項活動,並對活動主題、宣傳系列活動的內容和做了的安排,活動有、有措施、有實效,營造尊重版權,鼓勵創新,有利於版權產業發展的的社會。
二、動員,宣傳,意識
在全縣中小學組織了以「保護知識產權」為主要內容的主題班會、主題隊會,板報、手抄報、校園廣播等載體,在中小學生中宣傳版權法律知識,版權保護意識,在全社會弘揚了「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的榮辱觀,營造了「保護版權,使用正版,拒絕盜版」的濃厚。
1.版權保護的知識,學法懂法,識別盜版製品的知識;2.誠信處世,不抄襲他人作品,養成尊重知識產權、勇於創新的優良品質;3.宣傳盜版製品和不健康出版物的危害,自覺拒絕盜版,遠離文化垃圾;4.購買、使用正版書籍、音像製品和電腦軟體;5.自覺不購買、不租借、不閱讀、不傳播盜版製品和有害出版物;6.規勸親友和身邊人不使用盜版製品。此次活動期間,共出動宣傳車一輛,開辟宣傳專欄5個,發放了宣傳單XX份,動員社會各界力量行動起來,真正遠離盜版、拒絕有害出版物、保護民族創新能力、未成年人的知識產僅保護意識。
打擊侵權盜版,拒絕有害出版物,未成年人版權保護意識,是《中共國務院關於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若干意見》的舉措,是牢固科學發展觀、鼓勵創新、保護知識產權,培育和發展核心競爭力的一項重大決策。這次宣傳教育活動,將「從我做起,遠離盜版,拒絕有害出版物,保護知識產權」的觀念,深深根植在孩子們心中,青少年們了「保護版權,抵制盜版」的意識,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了的文化環境。
❹ 關於知識產權為主題的演講稿
概念、現狀和未來,結合實際,舉例說明。
❺ 知識產權演講稿
知識產權演講稿
各位朋友:
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要內容有二:一是通報我國法院2005年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基本情況;二是通報我國法院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主要措施。
一、我國法院2005年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基本情況。
2005年,在最高法院監督指導下,全國地方各級法院普遍加強了對侵犯知識產權案件的審判工作,充分發揮了法院的刑事、民事和行政審判的職能作用,依法及時受理涉及知識產權的訴求,努力提高案件的審判質量和辦案的效率,依法及時嚴懲了侵犯知識產權的犯罪行為,依法加重了侵權人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從而全面加強了我國對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力度,促進了自主創新和科技進步,推動了我國誠實信用、公平競爭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完善,全社會自覺尊重和依法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意識普遍提高,保護知識產權的司法環境和社會環境都有了進一步的改善。
(一)加強對知識產權的刑事司法保護
2005年,全國地方各級法院充分發揮刑事審判職能作用,及時受理涉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案件,依法嚴厲懲打擊了涉及知識產權侵權的犯罪活動,切實加大了我國對知識產權刑事司法保護的力度。
去年,全國地方各級法院受理和審結的涉及知識產權侵權犯罪的案件大幅度上升。全國地方各級法院共受理一審案件3567件,同比上升28.36%。其中,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524件,上升35.40%;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案件1117件,上升16.48%;非法經營犯罪案件1926件,上升34.40%。全國地方各級法院共審結涉及知識產權侵權的犯罪案件3529件,同比上升28.28%。
去年,在全國地方各級法院審結的涉及知識產權犯罪的案件中,作出有罪判決和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都有較大幅度的上升。全國地方各級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共判處5336人,上升30.66%。其中,有罪判決5319人,佔99.68%;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2963人,佔55.53%,上升23.90%。在已經審結的案件中,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505件,生效判決人數741人;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案件1121件,生效判決人數1942人;非法經營犯罪案件1903件,生效判決人數2653人。
(二)加強對知識產權的民事司法保護
2005 年,全國地方各級法院充分發揮民事審判職能作用,依法及時受理各類涉及知識產權的訴求,並且努力提高案件的審判質量和辦案效率,通過嚴格依法判令侵權人和違約方承擔賠償等民事責任、依法對侵權人予以民事制裁、依法採取訴前禁令等訴訟措施,加強了對權利人和非違約方的司法救濟,進一步加大了對知識產權民事司法保護的力度。
去年,全國地方各級法院受理和審結的涉及侵犯知識產權的民事案件大幅度上升。共受理包括不正當競爭在內的一審、二審和再審的知識產權案件16583件,同比上升20.66%;審結16453件,同比上升29.60%。新收一審案件13424件,上升26%。其中,著作權案件6096件,上升42.96%;專利權案件2947件,上升15.61%;商標權案件1782件,上升34.49%;不正當競爭案件1303件,下降2.10%;技術合同案件636件,上升0.95%;植物新品種權案件156件,下降10.26%;其他知識產權案件504件,上升31.59%。審結一審案件13393件,上升38.04%,結案訴訟標的總金額26.12億元,案均19.5萬元。新收二審案件3114件,上升2.40%;審結3016件,上升3.04%。新收再審案件45件,審結44件。
去年受理的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有以下四個特點:一是在知識產權民事案件中,侵權和權屬案件比例較高,佔2005年新收一審案件的89.02%。二是此類案件地區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廣東、北京、江蘇、浙江、山東、上海等經濟文化發達地區。2005年,這六省市受理的此類一審案件佔全國的65.38%。三是調解結案率較高,各級法院在審理涉及知識產權的民事糾紛案件中,普遍注重並加強了訴訟調解工作,經過調解達成協議或者作撤訴處理的一審案件7247件,佔一審結案總數的54.%。四是法院裁判確定的賠償數額有所提高,適用賠償辦法確定賠償額的案件明顯增加,並在一些案件中依法適用了最高法定賠償額,加重了知識產權侵權人的民事賠償責任。
二、法院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主要措施
2005年以來,最高法院和地方各級法院認真履行審判職責,採取各種可行的措施,切實加強了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全面提升了我國法院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水平。這些措施主要有:
(一)配合開展保護知識產權專項行動,建立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大要案督辦制度。2005年5月,最高法院發出《關於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積極參與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級法院將侵犯知識產權犯罪作為重點,堅決、及時地依法從嚴懲處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同時,要充分發揮法院民商事審判的職能作用,嚴格侵權人的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制裁侵犯知識產權的民事違法行為;在民事訴訟過程中發現涉嫌經濟犯罪的,要及時將嫌疑線索、材料移送有關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查處。最近,最高法院又發出《關於加強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審判工作的通知》,再次重申各級法院將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建立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大要案督辦制度,對破獲的大要案逐件進行登記、跟蹤、督促,以使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受到應得的懲罰和制裁,堅決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犯罪活動。
(二)加強司法解釋工作,不斷完善我國知識產權的訴訟制度。最高法院根據知識產權審判中出現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依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加強了對涉及知識產權審判相關法律適用的司法解釋工作,進一步完善了我國知識產權的訴訟制度,全面提升了我國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水平。2005年10月,最高法院會同最高人民檢察院共同發布了《關於辦理侵犯著作權刑事案件中涉及錄音錄像製品有關問題的批復》,進一步明確了涉及錄音錄像製品的知識產權犯罪行為的定罪量刑標准,加強了對知識產權刑事司法保護的力度。另外,最高法院針對知識產權民事審判中存在的一些較為突出的法律適用問題,在深入調研和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草擬了涉及不正當競爭、植物新品種侵權、知識產權權利沖突、音樂電視等問題的4個司法解釋稿,並於2005年11月上網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目前,徵求意見的工作已經結束,最高法院正在組織力量對有關修改意見進行匯總和整理,並根據這些意見和建議對上述司法解釋稿進行修改完善,爭取盡快公布實施。
(三)依法採取訴訟措施,防止權利人損失的擴大。全國地方各級法院高度重視並依法適用訴前臨時措施和訴中財產保全、先予執行等訴訟措施,及時制止侵權行為,以有效防止權利人損失的擴大。據統計,自三部主要知識產權法律修訂以來至2005年10月,全國地方法院共受理訴前禁令案件301件,審結299件,在申請人堅持申請的案件中,實際裁定支持率達到88.06%;共受理訴前證據保全案件470件,審結445件,在申請人堅持申請的案件中,實際裁定支持率達到95.02%;共受理訴前財產保全案件147件,審結142件,在申請人堅持申請的案件中,實際裁定支持率達到96.64%。
(四)認真履行司法復審職能,依法加強對知識產權行政行為的監督。全國地方各級法院認真履行對涉及專利、商標等授權案件和知識產權行政執法案件的司法復審職能,依法保護了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進一步促進了行政機關依法行政。2005年,全國地方各級法院新收一審知識產權行政案件575件,同比上升9.32%;審結576件,同比上升4.92%。其中,新收專利案件335件,下降11.14%;商標案件209件,上升48.23%;著作權案件31件,上升287.50%。在專利和商標行政案件中,主要是以專利復審委員會和商標評審委員會為被告的案件。
(五)依法認定馳名商標,加強對馳名商標的司法保護。全國地方各級法院依法加強了對馳名商標的司法保護,切實保護了中外商標權人的合法權益。按照個案認定、被動認定和根據案件需要認定的原則,至2005年10月,全國地方各級法院共認定了72件馳名商標。其中,2005年1-10月認定的42件中,9件馳名商標的權利人是外國人。這次新聞發布會,我們已經將這72件馳名商標的案件情況提供給了各位記者朋友。
(六)及時調整受訴法院,合理配置保護知識產權的司法資源。為及時依法受理權利人的訴訟請求,提高對知識產權案件的審判效率,最高法院根據各地法院受理知識產權案件的實際情況,去年以來又指定了福建泉州、浙江金華、江蘇南通和湖南株洲4個中級法院作為專利糾紛案件的一審法院;指定甘肅酒泉、武威、張掖3個中級法院作為植物新品種糾紛案件的一審法院。截至目前,全國具有專利、植物新品種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一審案件管轄權的中級法院分別達到52個、37個和43個。最高法院還批准了一些大城市的部分基層法院受理除專利、植物新品種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案件以外的第一審知識產權民事糾紛案件。截至2005年底,全國共有15個基層法院取得了知識產權案件管轄權。最高法院對受理知識產權法院所做出的這些調整,優化了我國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資源的配置,對提高案件的質量和辦案效率,保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都將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七)強化專業培訓,努力提高整體業務水平。2005年,最高法院在國家法官學院舉辦了兩期知識產權審判培訓班,共有250名地方法院專門審理知識產權案件的法官接受了培訓;許多高級法院也舉辦了類似的培訓班或專題研討班,到目前為止全國的知識產權法官普遍受到了一次輪訓。通過培訓,全國各級法院知識產權法官的法律水平和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水平都有了明顯的提高。2006年,最高法院還將採取多種形式,進一步加大對知識產權法官的培訓力度。今年3月21日,最高法院刑事第二審判庭將在廈門與歐盟合作舉辦—「中歐知識產權刑事保護研討會暨高層論壇」。這些培訓和研討,對提高知識產權法官的業務素質,促進我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八)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努力推動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機制的完善。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根本出路在於改革和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的執法體制和工作機制。目前,國家有關部門正在研究改善國家知識產權執法體制的問題。最高法院也正在開展以「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機制的完善」為題的專項調研。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將以實現方便當事人訴訟和法院審理、優化審判資源配置、簡化救濟程序、保證執法統一為目標,提出完善我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組織基礎和理順程序運作機制的科學對策,並將努力推動調研成果的轉化和實施。
(九)積極採取各種可行措施,進一步增強我國法院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透明度。最近,最高法院下發了《關於做好知識產權裁判文書上網准備工作的通知》,要求有條件的高級法院逐步實現轄區內知識產權案件的生效裁判文書上網公開,進一步增加我國法院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透明度;同時,也向社會進行知識產權法制的宣傳,以提高全社會保護知識產權的自覺性。今天,我在這里向我們各位記者朋友宣布:最高人民法院中國法院網知識產權裁判文書專欄今天正式開通,歡迎我們各位記者朋友和社會各界人士登陸訪問。去年,最高法院公布了知識產權保護的十個典型案例,近期還將再公布十個有關保護產權的典型案例,以向社會全面反映我國法院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基本情況。同時,我們還將利用多種渠道積極引導輿論,營造有利於知識產權保護的司法環境和社會環境。最高法院還決定,最高法院民事第三審判庭和地方相關法院專門負責審理知識產權民事案件的審判庭,可以同時使用「知識產權審判庭」的稱謂。
藉此機會,我還要向大家通報一個重要的消息,最高法院和地方高級法院將建立完善新聞發言人制度,最高法院新聞發言人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向社會發布最高法院工作的重大部署,並回答社會關注的一些重要問題,進一步體現我國的司法透明度。
各位記者朋友:我國法院將更加充分地發揮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職能作用,依法平等保護中外知識產權人的合法權益,切實履行我國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義務,全面提升我國法院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水平,以促進我國創新型國家戰略的實施,促進我國統一開放、誠實信用、公平競爭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
謝謝大家。
❻ 小學生班會 課間活動 主持人 演講稿
http://..com/team/view/%E5%86%89%E3%80%81Study
❼ 知識產權演講稿460字
各位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筍崗小學的陳思雨,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由「景泰藍」之痛所想到的》。
眾所周知,景泰藍是我國特有的傳統工藝美術品,至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它以工藝精細、色澤晶瑩、外表華麗而馳名中外。然而,就是這一中華文化之瑰寶,由於知識產權意識淡薄,竟被前來參觀的外國客商偷取了其獨有的生產工藝,令我國蒙受了不可估量的損失。請問:這個沉痛的教訓告訴了我們什麼?那就是——保護知識產權勢在必行!
也許,有人會問:什麼是知識產權呢?簡單地說,知識產權就是用法律手段來佔有知識資源。
知識產權的范圍很廣泛,並且隨著科技的日益進步,現在還在不斷地擴大。至今為止,知識產權已包括專利權、商標權、版權、名稱標記權、技術秘密、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等。
隨著科學技術知識和知識資源成為經濟發展的支配力量,人類社會逐步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在知識經濟時代,誰擁有了知識資源,誰就擁有了最寶貴的財富。知識產權制度其實就是在一定時間、一定地域內對發明創造者的智力勞動給予專有權,使發明創造者獲得利益回報,從而激勵發明創造者的積極性。通俗地說,就是「給天才之火,添加利益之油」。試想,如果你費盡心血取得的發明創造卻得不到法律保護,別人可以無償的仿製或使用,那麼你還會有積極性再去進行下一個發明創造嗎?所以,知識產權制度可以保護發明創造者的合法權益,激勵創新活動。
知識產權保護在我國雖行之未久,卻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從過去著名作曲家施光南創作的歌曲收入只是十幾元,到現在知名作家二月河版權收入超過一千萬元;從景泰藍的生產工藝外泄,成為國人心中之痛,到如今國內價值最高的「紅塔山」品牌價值達439億元人民幣……這一切都說明,目前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已漸入軌道。更令人欣喜的是,我們小學生也加入到了保護知識產權的行列中來。有一個叫徐翔的同學,在讀小學四年級時,發明了「吹吸式掃路機」,及時申報並獲得了國家專利,還引來了某公司100萬元的資金投入。產品問世後,徐翔作為專利的擁有者,將以百分之十五的比例與投資者分享利潤。以此估計,每賣出一台「吹吸式掃路機」,小徐翔便有5000多元的進賬呢!
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也行動起來吧!雖然,保護知識產權,前路崎嶇,任重道遠,但我們相信,只要全社會提高知識產權意識,全面保護知識產權,「景泰藍」之痛的歷史就不會重演,我們的科技創新的戰略任務就一定會實現!
❽ 關於知識產權的作文,怎麼寫如題 謝謝了
你可以寫寫爸爸媽媽買盜版的東西啊,或者與其有關的事情,然後自己來主持正義,保護知識產權。(老師是這么講的。。我也要寫)
❾ 知識競賽的新聞稿
2012年幾月幾日,「學黨史,樹信念,創先進」——慶祝建黨90周年黨史知識競賽決賽在xx地方舉行。商學院黨委副書記趙錦蘭副教授、黨委秘書劉洪霞老師和團委書記金霞老師出席了本次比賽。
首先,趙錦蘭副教授發表講話。她表示,本次黨史知識競賽是商學院黨班團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作為商科的學生,有必要對黨的歷史多一些了解,以增強自身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經過四場初賽的激烈角逐,本次決賽有四支團隊進入決賽,展開最後的巔峰對決。比賽共分為三個環節:必答題、搶答題和趣味問答題。在決賽的現場,各參賽團隊反應迅速,競相展現豐富的黨史知識,正答率極高,難分伯仲。選手們充分運用自己的黨史知識和語言表達能力,密切配合,將比賽一次次推向高潮。
最終,09級本科國際商務班戰勝群雄,勇奪冠軍;09級本科貿易經濟班和會計一班榮獲二等獎;10級貿易經濟一班獲得三等獎。另外,10級本科貿易經濟二班、工商管理類三班、工商管理類四班和商英-商法聯隊在比賽中表現優異,獲得優勝獎。
最後,劉洪霞老師對本次比賽進行了點評並對今後的比賽提出了更高的期望:「這次比賽反映出選手的精心准備,過程非常精彩。希望以後同學們能夠更加深入細致地了解黨史黨情,希望以後的比賽能夠擴大覆蓋面,增強嚴謹性與豐富性,做到更好地與觀眾互動。」
「學黨史,樹信念,創先進」黨史知識競賽作為商學院迎接建黨9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為商學院的同學們提供了一個學習黨的歷史、了解黨的發展歷程、堅定黨的理想和信念的良好平台。在本次比賽中,各參賽班級的精彩表現展現出了大學生的青春風采和商院人愛黨愛國、勇於承擔的精神風貌。
❿ 急急急!誰能給我寫個主持稿.
是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討論稿)》,是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直接領導下研究制定的。胡錦濤同志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和中央政治局會議,對《建議》稿進行多次討論,聽取有關部門的專題匯報,並就《建議》的指導思想、主要任務和重大問題作了重要指示。《建議》稿還廣泛徵求了各地區、各部門黨委(黨組)、黨內老同志和十六大代表的意見,聽取了各民主黨派、全國工商聯負責人、無黨派人士以及專家學者的意見。《建議》形成的過程,是充分發揚民主的過程,比較好地集中了各方面的智慧。這個《建議》經這次全會審議通過以後,將由國務院據以編制「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提請明年春天召開的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批准後,頒布實施。現在,我受中央政治局的委託,對《建議》作如下幾點說明。
一、關於「十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面臨的形勢
正確認識國內外形勢,是制定「十一五」規劃的依據和前提。《建議》指出,「十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面向未來,我們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這個判斷是符合實際情況的。新世紀的頭五年,在我國歷史進程中是不平凡的五年,是繼往開來、與時俱進的五年。我國擺脫了上世紀末亞洲金融危機帶來的嚴重沖擊,成功地戰勝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災害的挑戰,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有效抑制了經濟運行中不穩定不健康因素,經濟社會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根據國家統計局初步預計,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將超過15萬億元,五年平均增長8.8%;財政收入將達3萬億元左右,比2000年的13395億元增長1.3倍。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要進展,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出現重要轉機,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等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明顯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得到較大發展。改革不斷深化,特別是在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體制改革有了重大突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對外貿易上了一個大台階,預計2005年進出口總額將超過13800億美元,比2000年的4743億美元增長1.9倍多。預計五年累計利用外資2700億美元。城鄉居民收入有較大幅度提高,生活進一步改善。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進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五年來,我國的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顯著提高。尤為重要的是,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有了新的飛躍,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思想,這對於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整個現代化事業具有全局的和長遠的指導作用。
《建議》全面分析了我們面臨的國內外形勢。今後一段時期,國際環境總體上對我們有利。和平、發展、合作成為當今時代的潮流。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入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這些有利於我們集中精力加快發展自己,更好地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國內有利條件也很多。我們有十三億多人口日益增長的國內市場需求,有豐富的和整體素質不斷提高的勞動力資源,有明顯改善的基礎設施條件和科技教育基礎,有穩定的社會政治環境,還有在實踐中積累起來的豐富經驗。充分利用國內外有利條件,今後五年我們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們也面臨著不少突出問題和嚴峻挑戰。國際環境中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加,國際市場石油價格居高不下,國際競爭更加激烈,貿易保護主義趨於強化。我國現在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還不發達,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經濟結構不合理和粗放型增長方式還沒有根本改變,資源、環境和就業的壓力加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突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不少問題亟待解決;特別是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還比較多。我們必須居安思危,樹立憂患意識,高度重視這些矛盾和問題,做好克服各種困難和應對風險的充分准備。
總之,我們一定要增強歷史責任感和時代緊迫感,繼續抓住和用好戰略機遇期,加倍努力做好工作,迎接新的挑戰、新的任務,使我們國家在新的發展起點上繼續向現代化的宏偉目標邁進,逐步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生活富裕。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重要和光榮使命。
二、關於「十一五」規劃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十一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根據黨的十六大作出的戰略部署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建議》明確提出了制定「十一五」規劃的指導思想,這就是: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堅持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用發展和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要堅持以人為本,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落實「五個統籌」,切實把經濟社會發展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需要著重說明的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是這次《建議》最鮮明的特點。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我們黨在深刻總結我國長期以來經濟建設中的經驗教訓,吸收人類現代文明進步新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是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指導思想的重大發展。制定和實施「十一五」規劃,必須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並要把科學發展觀貫穿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為此,《建議》提出,「十一五」期間要堅持「六個必須」的原則:即必須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必須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必須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必須加強和諧社會建設,必須不斷深化改革開放。這「六個必須」,體現了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相互聯系和相互促進的,需要全面、辯證地認識和深刻理解。
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是要始終把握好的重大原則。科學發展觀的實質,是實現又快又好地發展。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關鍵在於發展。要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緩解就業的巨大壓力和處理好各種社會矛盾,沒有經濟持續較快的發展是做不到的。我們必須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努力促進發展。同時,發展必須是科學的發展,注重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注重資源的節約和環境保護。如果忽視增長質量和效益,不惜浪費資源和破壞環境,片面追求一時的高速度,盲目擴大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這種經濟發展是不能持續的,勢必會造成大的起落。我們要正確把握經濟發展趨勢的變化,及時採取有力措施,妥善解決可能妨礙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各種問題。
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是要緊緊抓住的一條主線。經濟結構不合理是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問題。產業結構層次低,城鄉、區域發展不協調,投資和消費關系失衡,這是經濟整體素質和效益不高、經濟社會發展存在諸多矛盾的重要原因。著力解決好經濟結構問題,才能持續擴大國內需求,增加有效供給,促進就業,顯著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要堅持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在調整經濟結構中實現較快發展。
大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要切實抓好的關鍵問題。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過多地依靠擴大投資規模和增加物質投入,這種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與資源、環境的矛盾越來越尖銳,已經不能再繼續下去了。必須從根本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對此要有強烈的緊迫感。要從推動科技進步、深化體制改革、加強科學管理等方面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著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物質消耗、保護生態環境,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
不斷提高全國人民生活水平,是要堅持實現的根本目的。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我們黨的宗旨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把人民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改善人民生活作為發展經濟的出發點和歸宿。從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搞建設,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權益。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財富的增加,要不斷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拓寬消費領域,優化消費結構,提高消費水平和生活質量,著力解決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過上更加寬裕的小康生活。
在綜合分析各方面因素的基礎上,《建議》提出了「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包括經濟增長、資源環境、自主創新、社會發展、改革開放、人民生活和民主法制等方面。這里主要就兩個重要目標作一點說明。一是提出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礎上,實現201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這比中央以前提出的十年國內生產總值翻一番的要求更高了一些。這是綜合考慮「十五」期間經濟發展狀況和未來五年發展的各方面條件提出的,這個目標是積極穩妥的。二是提出「十一五」期末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這是針對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加重的問題而提出的,突出體現了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近幾年我國能源消費增長速度明顯快於經濟增長速度,各個方面節約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潛力還很大,通過努力這一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三、關於「十一五」時期的主要任務
《建議》明確提出了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主要任務。這里重點說明以下幾個問題。
(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十一五」期間,解決好「三農」問題仍然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這主要是考慮:一方面,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目標的難點和關鍵在農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體現了農村全面發展的要求,也是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舉措。另一方面,我國農村發展和改革已進入了新的階段,必須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貫徹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加大各方面對農村發展的支持力度,這樣才能較快改變農村的落後面貌。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和要求,可以概括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這二十個字,內容豐富,涵義深刻,全面體現了新形勢下農村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突出抓好以下幾個重點方面:一是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加快農業科技進步,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加強農業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二是全面深化以農村稅費改革為重點的綜合改革。加快推進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縣鄉財政體制、農村金融和土地徵用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三是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加快發展農村文化教育事業,重點普及和鞏固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加強農村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建設,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明顯改善廣大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整體面貌。四是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要採取綜合措施,廣泛開辟農民增收渠道,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引導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有序轉移,繼續完善現有農業補貼政策,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必須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個艱巨和長期的任務,各地要制定科學規劃,注重因地制宜,加強分類指導,堅持從實際出發,尊重農民意願,防止形式主義和強迫命令,扎實穩步地推進。
(二)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十一五」期間,必須把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作為關系全局的重大任務。要突出抓好三個方面:一是切實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加強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二是發展規模經濟,實現規模效益。主要通過市場作用和必要的宏觀引導,進一步打破行業、地區、所有制界限,推動企業改革改組改造,充分發揮現有企業作用,避免低水平重復生產和建設。三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要把節約資源作為基本國策,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大環境治理力度,切實保護好自然生態。需要強調指出,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資源和環境的約束還會加大,人民群眾對生產生活環境質量的要求更高。保護資源和環境,是難度很大而又必須切實解決好的一個重大課題。
(三)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形成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是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加快現代化建設全局出發作出的總體戰略部署。《建議》從各地區的實際出發,按照發揮比較優勢、加強薄弱環節、促進協調發展的要求,明確了各區域的發展導向和總體思路。還著重在三個方面提出了落實區域發展戰略的途徑。一是健全區域協調互動機制。包括市場機制、合作機制、互助機制和扶持機制。國家繼續在經濟政策、資金投入和產業發展等方面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支持,加快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二是明確不同區域的功能定位。根據各個區域人口、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發展潛力,實行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三是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按照循序漸進、節約土地、集約發展、合理布局的原則,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重視發揮城市群的集聚效應。
(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加快科技教育發展。當前,人類社會正在經歷一場全球性的科學技術革命。這給各國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也帶來了嚴峻挑戰。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自主創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經濟競爭力的關鍵,也是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國家戰略,致力於建設創新型國家。要大力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努力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能力。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必須著力抓好以下幾點:一要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二要改善技術創新的市場環境,加快發展創業風險投資,加強技術咨詢、技術轉讓等中介服務。三要實行支持自主創新的財稅、金融和政府采購等政策,完善自主創新的激勵機制。四要利用好全球科技資源,繼續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積極參與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五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這是需要特別強調的問題。保護知識產權,對鼓勵自主創新、優化創新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有利於減少與國外的知識產權糾紛。要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加大保護知識產權的執法力度。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必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科學技術發展,必須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要從增強國家創新能力出發,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增強科技競爭力。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集中力量在一些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取得突破。要針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技術瓶頸,在能源、資源、環境、農業和信息等關鍵領域取得重要進展。要著眼長遠,加強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在一些前沿高科技戰略領域超前部署,培育新興產業。實現科技發展的目標,必須繼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充分發揮各種科技資源的潛力。
從根本上說,加快科技發展,全面推動經濟振興和社會進步,都取決於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和大量高素質人才的培養。繼續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要加快教育結構調整,著力普及和鞏固義務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質量。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體制改革。
(五)深化體制改革和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重大決策。20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同堅決地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分不開的。要實現新階段的發展任務,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繼續推向前進,必須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建議》把深化體制改革和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放在重要位置,特別強調要完善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制保障。這是因為,我國改革仍然處於攻堅階段,要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必須解決不少難度很大的深層次問題;同時,要搞好「五個統籌」,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建設和諧社會,都要靠深化改革。因此,必須以更大決心加快推進改革,使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體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建議》對「十一五」時期深化體制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這里就幾個問題作點說明。
第一,著力推進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這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關鍵。重點是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目前,各級政府仍然管了許多不應該管又管不好的事,而不少應該由政府管理的事卻沒有管好,一些部門之間職責不清、管理方式落後、辦事效率不高。只有堅決實行政企分開,企業才能真正成為市場主體,也才能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政府才能集中精力全面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也才能建立起有效的宏觀調控體系和制度。要繼續推進政企分開,堅決把不該管的事交給企業、中介組織和市場,同時把該管的事切實管好,並要適應新的情況,更多地運用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加強管理。進一步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繼續深化投資體制改革,特別要建立健全和嚴格實施市場准入制度,加強對全社會投資活動的引導、調控和監管。要深化政府機構改革,優化政府組織結構,減少行政層級,理順職能分工。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健全科學民主決策機制和行政監督機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
第二,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國有企業改革已取得了重要進展,但仍然需要加大力度,繼續推進。要加快國有大型企業股份制改革,健全現代企業制度。深化壟斷行業改革,放寬市場准入,實現投資主體和產權多元化。建立健全各類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和制度。繼續深化集體企業改革。同時,認真貫徹落實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和政策,為非公有制企業健康發展創造公平競爭的法治環境、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
第三,推進財稅金融體制改革。要從推動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節約能源資源、促進全面協調發展的要求出發,深化財政稅收體制改革。合理界定各級政府的事權,建立健全與事權相匹配的財稅體制。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快公共財政體系建設。完善中央和省級政府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理順省級以下財政管理體制。完善增值稅制度,實現增值稅轉型。調整和完善資源稅。統一各類企業稅收制度。加快金融體制改革,這是關系改革和發展全局的重要任務,直接關繫到國家經濟穩定與安全。要繼續推進國有金融企業的股份制改造,深化政策性銀行改革,穩步發展多種所有制的中小金融企業。在深化改革中推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進一步完善金融監管體制,加強金融監管,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
目前我國已進入加入世貿組織的後過渡期,對外開放面臨更加復雜的國際環境。在紡織品貿易、知識產權、能源資源等方面,新的矛盾和問題還會繼續出現。必須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要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把既符合我國利益、又能促進共同發展,作為處理與各國經貿關系的基本准則。一是加快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積極發展對外貿易,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努力實現進出口的基本平衡。二是繼續積極有效利用外資,著力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加強對外資的產業和區域投向引導。三是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按照國際通行規則到境外投資。要進一步深化涉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促進生產要素跨境流動和優化配置的體制和政策。在擴大對外開放中,切實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六)加強和諧社會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要求,加快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特別要突出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就業、社會保障、扶貧、教育、醫療、環保和安全等問題。
就業是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是我們要長期面對的突出難題。未來一個時期,城鎮新成長勞動力、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等方面的壓力都很大,就業矛盾相當突出。要堅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和再就業。
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這是維護社會公正、協調社會利益、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方面。要繼續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和失業、工傷、生育等保險制度,逐步提高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層次,增強統籌調劑的能力。同時,要認真解決進城務工人員社會保障問題,擴大城鎮社會保障的覆蓋面。有條件的地方要積極探索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努力增加財政的社會保障投入,多渠道籌措社會保障基金。
鑒於當前收入分配領域存在的矛盾比較突出,《建議》高度重視合理調節收入分配的問題。明確提出了逐步解決收入分配差距過大的原則和政策,強調要更加註重社會公平,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調節過高收入,規范個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緩解地區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
教育是現代文明的基石。提高國民素質,必須大力發展教育。重點加強義務教育特別是農村義務教育,強化政府對義務教育的保障責任。對農村學生免收學雜費,對貧困家庭學生提供免費課本和寄宿生活補助費,認真解決城市低收入群眾的子女就學困難問題。加大教育投入,建立有效的教育資助體系,發展現代遠程教育,促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要進一步採取措施,堅決制止教育亂收費現象。
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要按照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特點,採取不同的政策。加大政府對文化事業的投入,逐步形成覆蓋全社會的比較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發展格局和民族文化為主體、吸收外來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場格局。要努力創造更多更好適應廣大群眾需求的優秀文化產品。
努力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健康水平。要加大政府對衛生事業的投入,完善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系,提高對疾病預防控制和醫療救助服務能力。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整頓葯品生產和流通秩序。合理配置醫療衛生資源,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完善城市社區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認真研究並逐步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積極開展全民健身運動。
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關系重大,必須進一步抓好安全生產和社會治安工作。要健全安全生產監管體制,嚴格安全執法,加強安全生產設施建設。同時,要強化對食品、葯品、餐飲衛生等市場監管,保證人民群眾健康安全。要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繼續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依法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社會穩定,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建議》專門闡述了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設,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推進兩岸關系發展和祖國統一大業,積極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等重大問題,提出了明確要求。
四、關於「十一五」時期需要處理好的幾個重大關系
「十一五」時期的任務十分繁重和艱巨,有許多「兩難」的棘手問題需要解決。做好今後五年的工作,要把握全局,統籌兼顧,突出重點,特別要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重大關系。
一是正確處理內需和外需的關系。立足於擴大國內需求,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重大戰略方針。我國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人民群眾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費結構升級的發展階段,國內儲蓄率也較高,這就決定了我們需要也有可能主要依靠國內需求推動發展。既要繼續擴大投資需求,保持固定資產投資以合理的規模和速度增長,更要注重擴大消費需求,進一步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同時,要繼續拓展國際市場,擴大國外需求。要把擴大國內需求和合理利用國外需求很好地結合起來,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二是正確處理市場機制和宏觀調控的關系。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初步建立的情況下,必須自覺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基礎性作用,以增進經濟社會活力,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