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用益物權的法律特徵有哪些
您好!用益物權是物權的一種,是指非所有人對他人之物所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的排他性的權利。比如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地役權、自然資源使用權(海域使用權、探礦權、采礦權、取水權和使用水域、灘塗從事養殖、捕撈的權利)。
用益物權的法律特徵如下:
(1)是對所有權有所限制的權利.用益物權人的權利也受一定的限制;
(2)是非所有人基於法律、合同或者其他合法途徑而取得的權利,也是對他人財務享有直接支配權。
(3)是從所有權的權能分離出來的相對獨立的他物權。
用益物權除了具備物權的一般法律特徵以外,又具有自己的一些獨特特徵:
第一,用益物權是一種他物權。即用益物權是在他人所有之物上成立的物權。
第二,用益物權是一種不動產物權。即用益物權的標的物僅限於不動產。動產之上不能成立用益物權。對於動產的使用可以通過借用合同或者借貸合同來進行。
第三,用益物權是以使用和收益為內容的限制物權。即用益物權人只能就其標的物為使用和收益,而不能其為相應的處分。當然用益物權人無權處分用益物權的標的物,並不代表著他不能處分用益物權本身,比如用益物權人可以依法將該用益物權轉讓給他人,但其不能將該用益物權的標的物轉讓給他人,因為將該標的物轉讓給他人意味著標的物所有權的轉移,這必須以轉讓人對該標的物享有所有權為前提,否則將構成無權處分。
第四,用益物權是獨立物權。雖然用益物權雖然以所有權的存在為前提,但其一經設立,在法律上就具有獨立性。也就是說,用益物權一旦依當事人約定或法律直接規定設立,用益物權人便能獨立地享有對標的物的使用和收益權,除了能有效地對抗第三人以外,也能對抗標的物的所有人對其權利行使的干涉。
此外,由於用益物權是依約定或法律規定設定,因此用益物權還是一種有期限的權利。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⑵ 主物權和用益物權是什麼意思啊
主物權 :「從物權」的對稱,不以他種權利的存在為前提而獨立存在不因他種權利的存在或消滅而影響其效力的物權,如所有權.地上權等。
物權能否獨立存在一般由法律規定,但如果權利人出於一定目的也可依其意思將主物權變為從物權。
這是以物權是否具有獨立性進行的分類。主物權是指能夠獨立存在的物權,如所有權、地上權、永佃權。從物權則是指必須依附於其他權利而存在的物權。如抵押權、質權、留置權,是為擔保的債權而設定的。地役權在與需役地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關繫上,也是從物權主物權與從物權這種分類的意義在於,對於物權的取得、變更、喪失,從物權應與其所附的權利共命運。
用益物權是物權的一種,是指非所有人對他人之物所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的排他性的權利。比如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地役權、自然資源使用權(海域使用權、探礦權、采礦權、取水權和使用水域、灘塗從事養殖、捕撈的權利)。
《物權法》第一百一十七條規定:用益物權人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用益物權的特徵(1)用益物權具有用益性;
(2)用益物權具有獨立性;
(3)用益物權具有佔有性;用益物權的特點(1)是對所有權有所限制的權利.用益物權人的權利也受一定的限制;
(2)是非所有人基於法律、合同或者其他合法途徑而取得的權利,也是對他人財務享有直接支配權。
(3)是從所有權的權能分離出來的相對獨立的他物權。用益物權的發展趨勢用益物權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為解決物質資料的所有與需求之間的矛盾而產生發展起來的,是所有權與其權能相分離的必然結果。這種分離適應了商品經濟要求擴大所有權、擴展財產使用價值的需求,對於滿足當事人的需求、充分發揮物質資料的效能、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無不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不同時期、不同性質的法律都給用益物權以確認和保護。自從《漢穆拉比法典》出現永佃權的萌芽以來,經過羅馬法及受羅馬法影響的《法國民法典》和《德國民法典》的發展,用益物權已經形成了完備的體系,成為現代物權法的重要支柱之一。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用益物權呈現出以下發展趨勢:
1.用益物權逐漸成為物權法的中心自物權制度產生以來,經演變發展,形成了兩個各具特色的物權體系,即羅馬法物權體系和日耳曼法物權體系。這兩個物權體系由於價值觀上的差異,在物權觀念上存在著很大的差別,並對後世物權法產生了不同的影響。羅馬法的物權制度是簡單商品經濟的法律表現,它以「個人主義」為立法思想,形成了以所有權為中心的物權法體系,強調物的「所有」而非「利用」。這種物權觀念對大陸法系國家的民法影響甚大。日耳曼法的物權制度是農業經濟的法律表現,它以「團體主義」為立法思想,形成了以物的「利用」為中心的物權法體系。這種物權觀念對英美法系國家的財產法影響甚大。羅馬法的以「所有」為中心的物權觀念適應了資本主義初期經濟發展的需要,為大多數資本主義國家所接受。但是,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這種觀念逐漸不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而日耳曼法的以「利用」為中心的物權觀念,卻頗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因而為許多國家所重視和採納。在現代法中,無論是大陸法系國家的民法,還是英美法系國家的財產法,以「利用」為中心的物權觀念都在法律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以物的「所有」為中心的物權觀點,已經被以物的「利用」為中心的物權觀點所取代。用益物權作為以物的使用收益為內容的物權,反映了現代物權法以「利用」為中心的物權觀念。因此,可以說,現代物權法的核心在於用益物權。
2.用益物權因社會經濟的變遷而發生變動用益物權是社會經濟條件的具體法律表現,因而,用益物權因社會經濟的變遷而不斷發生變動。這種變動表現出兩種相反的趨向:一方面,新的用益物權種類不斷出現。用益物權的種類取決於人們對財產的控制和利用程度。隨著科學技術的廣泛採用,人們對財產的控制能力大大增強,對財產的利用程度日益加深,這就要求法律確認新的用益物權。例如,在羅馬法中,只有役權、地上權、永佃權等用益物權,而在現代物權法中,除這幾種用益物權外,在許多特別法中還規定了諸如采礦權、水權等用益物權。在我國,新的用益物權種類更是層出不窮。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用益物權的重要性日益為人們所重視,出現了許多新的用益物權,如國有土地使用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國有企業經營權、國有資源使用權等。這些新的用益物權的出現,對於優化資源配置,解決資源的所有與利用之間的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固有的用益物權種類有所減少。在新的用益物權不斷出現的同時,固有的某些用益物權,隨著社會經濟的變動而逐漸失去存在的基礎,例如,在我國的台灣省,永佃權因台灣政府實施耕者有其田政策而消失,固有法上的典權已趨式微,設定地役權甚為少見。再如,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土地公有制的建立,舊中國的在土地私有制基礎上產生的永佃權、典權等用益物權隨之消滅。
3.用益物權的權能在逐步擴大隨著人們對財產控制能力的增強和對財產利用程度的加深,不僅導致產生新的用益物權,而且也使用益物權的權能發生變化,呈現出不斷擴大的趨勢。例如,按照傳統的地上權理論,地上權人只享有在土地上營造建築物或種植樹木的權利,而不涉及地下或空間。但是,在現代社會,土地資源的利用已從地表向地下和空中發展,出現了土地利用立體化趨勢。對於這種發展趨勢,傳統的地上權理論是無法解釋的,因而各國民法藉助於擴大傳統地上權的權能,以適應土地利用立體化的發展趨勢。這就出現了所謂的「區分地上權」或「空間地上權」。有人認為,這是一種新的用益物權。但我們認為,這種「區分地上權」或「空間地上權」與傳統的地上權只是在量的方面存在差別,並無本質的不同。「區分地上權」或「空間地上權」仍屬於地上權的范圍,只是地上權的權能擴大而已。例如,《日本民法典》於1966年依第93號法律在地上權一章的第269條中追加了「地下、空中的地上權」的內容,規定:「地下或空間,因定上下范圍及有工作物,可以以之作為地上權的標的。於此情形,為行使地上權,可以以設定行為對土地的使用加以限制。」「前款的地上權,即使在第三人有土地使用或收益權利情形,在得到該權利者或有以該權利為標的權利者全體承諾後,仍可予以設定。於此情形,有土地收益、使用權利者,不得妨礙前款地上權的行使。」我國台灣的《大眾捷運法》亦規定了空間地上權。該法第19條規定:「1.捷運系統主管機關因線路工程上之必要,得穿越公、私土地之上空或地下,其土地所有人、佔有人或使用人不得拒絕,必要時得就其需要之空間范圍協議取得地上權,協議不成時,准用徵收之規定取得之,並支付相當之補償。2.前項土地因路線之穿越,致不能為相當之使用時,土地所有人得於施工之時起至營運後一年內請求徵收土地所有權,主管機關不得拒絕。3.前二項土地上空或地下使用之程度、使用范圍、界線之劃分、登記、設定地上權、徵收之審核辦法,由交通部會同內政部定之。」地上權如此,地役權亦不例外。現代法也出現了「空間地役權」,即為行使空間地上權或空間所有權而對其周圍的特定空間享有權利。如在高壓電線通過的一定空間范圍內,為避免危險,禁止有工作或建築物的存在。用益物權的法律性質用益物權是羅馬法及受羅馬法影響的大陸法系國家民法的特有概念。我國民法學界對用益物權含義的認識沒有原則分歧,均將用益物權界定為:以物的使用收益為目的而設立的權利。在對用益物權性質的認識上,學者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差別。有的學者用他物權的性質來闡述用益物權的性質;也有的學者從用益物權與擔保物權的區別上來分析用益物權的性質。我們認為,認識用益物權的性質,應當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應明確用益物權是物權,所以,用益物權應當具備物權的通有性,如法定性、優先性、排他性和追及性等;第二,應明確用益物權是他物權,所以,用益物權應當具備他物權的通有性,如受限制性、派生性、不完全性等;第三,應從用益物權與擔保物權的區別上來認識用益物權的性質。綜合上述三個方面,我們認為,用益物權除具有法定性、優先性、排他性、追及性和受限制性、派生性、不完全性等物權和他物權的共有屬性外,還具有如下法律性質:
1.用益物權具有用益性所謂用益性是指用益物權是以物的使用和收益為目的而設立的物權。用益性是用益物權的基本屬性,是用益物權與擔保物權相區別的基本標志。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物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的雙重屬性。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是就這兩種不同的價值而設立的權利:用益物權側重於物的使用價值,擔保物權側重於物的價值或曰交換價值。正因為如此,用益物權又稱為使用價值權,而擔保物權又稱為價值權。由於用益物權的目的在於對物的使用和收益,因而,它不可能具有擔保物權的變價受償性和物上代位性等屬性。就是說,用益物權不涉及以用益物的價值清償債務問題,也不涉及用益物滅失後以其他物代替的問題。用益物權的用益性因用益物權的種類不同而存在著范圍和程度上的差別。例如,傳統民法上的地上權和永佃權都是以土地為用益物的權利,但兩者的用益范圍和程度卻存在著明顯的不同:地上權以在土地上營造建築物和種植樹木為用益范圍,而永佃權則以在土地上耕作或牧畜為用益范圍。
2.用益物權具有獨立性所謂獨立性是指用益物權不以用益物權人對所有人享有其它財產權利為其存在的前提。用益物權的獨立性表明用益物權不具有擔保物權所具有的從屬性和不可分性的屬性。就是說,用益物權不以他權利的成立為成立前提,不隨他權利的讓與而讓與,亦不隨他權利的消滅而消滅;同時,用益物的變化,如部分滅失或價值減少等,用益物權都將隨之發生變化。在用益物權獨立性問題上,地役權似有例外。通說認為,地役權具有從屬性和不可分性。〔9〕這似乎與擔保物權相同,其實不然。地役權的從屬性和不可分性與擔保物權的從屬性和不可分性存在明顯的差別。地役權的從屬性是指地役權不得與需役地所有權分離而存在,不得保留地役權而處分需役地所有權。這種從屬性具體表現在:地役權必須與需役地所有權一同讓與,地役權不得與需役地分離而成為其他權利的標的;地役權的不可分性是指地役權不得被分割為兩個以上的權利,也不得使其一部分消滅。可見,地役權的從屬性和不可分性是為保證需役地人的用益目的而採取的措施,而非為保證某一債權的實現而設置的。
3.用益物權具有佔有性所謂佔有性是用益物權須以實體上支配用益物為成立條件。物權是一種支配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都是如此,但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的支配形態不盡相同。用益物權的內容在於使用收益的實體,即對物的使用價值的用益,因而它必然以物的實體上的有形支配,即實體佔有為必要。用益物必須轉移給用益物權人實際佔有支配,否則,用益物權人的用益目的就無法實現。例如,若不轉移土地,地上權人或永佃權人就無法在土地上營造建築物、種植樹木或進行耕作;擔保物權的內容在於取得物的交換價值,因而可不必對物進行實體上的有形支配,以無形支配為滿足。在擔保物權中,質權和留置權以標的物實體上的有形支配為必要,但這種支配並不是用益性的。在質權和留置權中,都有權利人非經物之所有人的同意,不得使用收益物或留置物的規定。否則,權利人應負民事責任。呵呵。
⑶ 什麼是他物權,能否舉個例子,謝謝
他物權是在他人所有的物上設定或享有的權利。源於羅馬法。按羅馬法理論,自物回權即所有權以外的一切答物權均可納入他物權范疇。他物權一般不包括處分的權利。因為只有享有所有權的人,才能合法行使處分權。他物權往往不能排他享有。
常見的他物權有:地役權、地上權、典權等等,此外,除了這些用益物權以外,所有的擔保物權也是他物權。
(3)基於權能分離的他物權擴展閱讀:
他物權的特徵
1、他物權是在他人所有之物上設定的物權。
這是他物權與自物權的最本質區別。他物權不能在自己所有之物上設定,因為自己所有之物,是所有權的客體,而所有權是最完備的物權,所有人享有最完全的支配權,勿需也不能為自己設定他物權。離開他人所有之物,他物權無從設定。
2、他物權是派生於所有權而又與所有權相分離的物權。
他物權是所有權的派生之權,並非是完全獨立的民事權利。它是根據對所有權所設定的債權而形成的,而且來源於所有權,因而將所有權稱之為母權,而將他物權稱之為子權。
3、他物權是受限制的物權。
所有權是最完備的物權,不受任何限制。他物權則屬於限制物權。他物權的受限制,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他物權受所有權的限制。二是,他物權也限制所有權的行使。
⑷ 從物權和他物權的區別
前者是對自己的物所享有的權利,即所有權,是完全的物權,權能包括專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具屬有永久性、獨占性、彈力性(即將權能分開行使)
後者是對他人之物所享有的權利,包括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是限制物權,權能包括佔有、使用、收益、處分中的一部分,是有期限的物權,同一物上可以有兩個他物權。
相同點:客體都是物,包括動產和不動產(但用益物權的客體限於不動產);都是對世權、財產權、支配權;都需要通過交付或登記等公示方式取得;都具有排他性,優先性(他物權優先於所有權),都具有追及效力和法律保護請求權。
⑸ 用益物權 他物權 有什麼關系
物權包括:所有權,佔有,他物權
他物權包括:用益物權(包括地役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土地承包經營權,點權);擔保物權(包括抵押權,質押權,留置權)
所以,用益物權是他物權的一種,他物權是不享有物的所有權而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而用益物權是指對他人的物在一定范圍內,加以佔有、使用、收益的物權,與擔保物權相比,主要是獲取物的使用價值,擔保物權還會獲取物的交換價值,用益物權可以獨立存在,擔保物權從屬於主債權存在。
(5)基於權能分離的他物權擴展閱讀:
一、用益物權具體特性:
1、目的的用益性。用益物權是他物權,是對所有物的利用。從物權的分類來看,他物權包括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與擔保物權相對應,設立用益物權的目的就是對他人所有的財產進行使用、收益,即為了追求物的使用價值而對他人的物在一定范圍內進行支配。與此相應,用益物權的內容也主要是行使使用、收益的權能。
2、地位的獨立性。用益物權為獨立物權,是對所有權的限制。用益物權是非所有人對所有人的物在法律規定的限度內獨立支配的排他性權利,是一種獨立的權利。用益物權人在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的某種權利的具體支配范圍內,可以對抗一切人,包括所有權人,從而形成對所有權的限制。例如,建設用地使用權人依法享有對國家所有的土地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有權自主利用該土地建造並經營建築物、構築物及其附屬設施。
3、客體的限制性。用益物權客體的限制性有三個方面:一是用益物權的客體必須具有使用價值,客體的存在形態或使用形態發生變化,會對用益物權人的利益產生直接影響,甚至喪失。
二、他物權具體特性:
1、他物權是在他人所有之物上設定的物權。
這是他物權與自物權的最本質區別。他物權不能在自己所有之物上設定,因為自己所有之物,是所有權的客體,而所有權是最完備的物權,所有人享有最完全的支配權,勿需也不能為自己設定他物權。離開他人所有之物,他物權無從設定。
/2、他物權是派生於所有權而又與所有權相分離的物權。
他物權是所有權的派生之權,並非是完全獨立的民事權利。它是根據對所有權所設定的債權而形成的,而且來源於所有權,因而將所有權稱之為母權,而將他物權稱之為子權。他物權雖然與所有權具有如此密切的關系,但它是在所有權權能與所有權發生分離的基礎上產生的民事權利,即指非所有人在所有人的財產上享有佔有、使用或收益權,以及在特殊情況下依法享有一定的處分權。因而,這種物權具有相對獨立的性質。
3、他物權是受限制的物權。
所有權是最完備的物權,不受任何限制。他物權則屬於限制物權。他物權的受限制,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他物權受所有權的限制。在一般情況下,他物權只是以所有權的一定權能為內容,因而仍受所有權的支配,不能完全任意行使;即使是以所有權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四項權能為內容的他物權,也必須受所有權的支配;
二是,他物權也限制所有權的行使。在所有權的客體物上又設置他物權,其結果是使所有權的行使受到限制,不再是完全不受限制的自物權。依所有權的權能分離的內容不同,亦即他物權的內容不同,所有權所受限制的程度也不相同。
4、他物權是依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而發生的物權。
他物權並非自由發生。其發生的途徑或稱方法有兩種:
一是依照法律規定,如留置權等他物權;
二是由合同約定,如抵押權、典權等他物權。
他物權無論是由法律規定還是合同約定,其具體內容均由法律所規定,並為強制性規定,因而他物權是法定物權。
⑹ 他物權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1、他物權包括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2、用益物權包括居住權,地役權,宅基地使用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土地承包經營權。
3、擔保物權包括抵押權,質權,留置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四十一條 所有權人有權在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上設立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用益物權人、擔保物權人行使權利,不得損害所有權人的權益。
第三百二十三條 用益物權人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
第三百八十六條 擔保物權人在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擔保物權的情形,依法享有就擔保財產優先受償的權利,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⑺ 簡述用益物權的特徵
用益物權是從所有權分離出來的他物權,是指對他人所有的物使用和收益的權利。
(1)用益物權是對所有權的行使有所限制的權利;用益物權人的權利也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用益物權也稱為限制物權。
(2)用益物權是非所有人基於法律、合同或其他合法途徑而取得的權利,是對他人的財物享有的直接支配權。
(3)用益物權是從所有權的權能分離出來的相對獨立的他物權。
(4)用益物權人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的權利。
⑻ 他物權的特徵
⑴他物權是在他人所有之物上設定的物權。
這是他物權與自物權的最本質區別。他物權不能在自己所有之物上設定,因為自己所有之物,是所有權的客體,而所有權是最完備的物權,所有人享有最完全的支配權,勿需也不能為自己設定他物權。離開他人所有之物,他物權無從設定。
⑵他物權是派生於所有權而又與所有權相分離的物權。
他物權是所有權的派生之權,並非是完全獨立的民事權利。它是根據對所有權所設定的債權而形成的,而且來源於所有權,因而將所有權稱之為母權,而將他物權稱之為子權。他物權雖然與所有權具有如此密切的關系,但它是在所有權權能與所有權發生分離的基礎上產生的民事權利,即指非所有人在所有人的財產上享有佔有、使用或收益權,以及在特殊情況下依法享有一定的處分權。因而,這種物權具有相對獨立的性質。
⑶他物權是受限制的物權。
所有權是最完備的物權,不受任何限制。他物權則屬於限制物權。他物權的受限制,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他物權受所有權的限制。在一般情況下,他物權只是以所有權的一定權能為內容,因而仍受所有權的支配,不能完全任意行使;即使是以所有權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四項權能為內容的他物權,也必須受所有權的支配;
二是,他物權也限制所有權的行使。在所有權的客體物上又設置他物權,其結果是使所有權的行使受到限制,不再是完全不受限制的自物權。依所有權的權能分離的內容不同,亦即他物權的內容不同,所有權所受限制的程度也不相同。
⑷他物權是依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而發生的物權。
他物權並非自由發生。其發生的途徑或稱方法有兩種:
一是依照法律規定,如留置權等他物權;
二是由合同約定,如抵押權、典權等他物權。
他物權無論是由法律規定還是合同約定,其具體內容均由法律所規定,並為強制性規定,因而他物權是法定物權。
⑼ 他物權的體系和分類
他物權則是指,權利人對於不屬於自己所有的物,而依據合同的約定或法律的規定所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的權利。他物權一般不包括處分的權利。因為只有享有所有權的人,才能合法行使處分權。他物權往往不能排他享有。
常見的他物權有:地役權、地上權、典權等等,此外,除了這些用益物權以外,所有的擔保物權也是他物權。
至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都是用益物權的一種。只不過我們國家以前不大熟悉用益物權這一概念,才用了這樣的詞語。
具體劃分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一、用益物權,是物權的一種,是指非所有人對他人之物所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的排他性的權利。比如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地役權、自然資源使用權(海域使用權、探礦權、采礦權、取水權和使用水域、灘塗從事養殖、捕撈的權利)。
二、擔保物權,是與用益物權相對應的他物權,指的是為確保債權的實現而設定的,以直接取得或者支配特定財產的交換價值為內容的權利。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債的形式發生的公民、法人之間的經濟聯系日益頻繁,保障債尤其是合同之債的履行,對於維護社會主義商品流通秩序,保護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至關重要。
⑽ 所有權的原始取得方式
所有權的合法取得方式如下:
合法取得:繼受取得:買賣
贈與
繼承
受遺贈
互易
原始取得:勞動生產
孳息
添附:混合、附合、加工
沒收、徵收、稅收、徵用、國有化
無主財產
拾得遺失物
先佔
善意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