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在包裝上印清明上河圖侵權嗎
應該不侵權,不屬於侵權的范疇,很多商品和工藝建築都有這樣類似的名作和名稱,你可以咨詢一些這樣的部門,消協就應該可以,他們會給你圓滿的答復。
B. 為何清明上河圖有幾個版本,到底哪個才是原版
怎麼會有幾個版本?不就張擇端一個版本?請出示證據
很可能的情況是 因為清明上河圖是個長卷,很多書都只能截取部分登在書上,所以你會看到不同的清明上河圖了,誤以為是不同版本了。其實書上都會標上(部分)的
C. 想要將清明上河圖作成產品,有版權問題嗎
如果清明上河圖是你自己拍攝處理的就沒問題
著作財產權有時間限制,
根據世界知識產版權組織相關條約權,該時限為創作者死後50年。但各國國情不同,各國國內法可規定更長的時限。這種時間上的限制使得創作者及其繼承人能在一段合理的時期內就其著作獲得經濟上的收益。
D. 揭秘宋代出版商如何打擊盜版 古人怎樣維護版權
在古代有沒有盜版活動呢?有沒有為維護版權而進行的較量呢?
答案是肯定的,別忘了,印刷術這項科技是在古代的中國發明的,有印刷就必定有出版,有出版就面臨與盜版的斗爭,古人在這方面的不省心事,一點也不比現代人少,現在我們去一千多年前的宋朝看看。
書坊:「清明上河圖」里可找到古代出版商
在印刷術出現之前,還不能說有嚴格意義上的出版業,書都靠手抄,因此在先秦兩漢乃至魏晉時期,書都是奢侈品,「我遺子,惟一經」,給自己的後代留下一本經書,聽起來輕巧,其實真是這么容易嗎?非也,那時候留下一套書給兒孫,如同留下一套豪宅。一本書的存在感比現在的書本強多了,司馬相如給漢武帝上一篇文章,幾千字裝滿了一馬車,普通百姓想都不敢想。
科技,只有無所不能的科技,才能改變讀書人的命運。先是紙張問世,接下來它的親戚:印刷術,這個神技一出現,普通讀書人眼前出現一道光芒。因為知識便於攜帶了,也變得便宜了,當然,抄書的人也失業了,當年班超投筆從戎,其實就是不想當抄書人了,他轉型忒快,在印刷術出現前幾百年就跳槽了。當然,更重要的是,一個新的行業出現了:出版業。一個新的群體出現了:出版商。
以印刷為基礎的出版行業在宋朝閃亮登場,它有一個實體依託,就叫書坊。它既有生產車間,又有銷售門店。書坊作為新生的行業領頭羊,到底有多牛呢?看蘇東坡的記載就知道了。蘇老師是讀書人,當然會注意到書本的生產和流通情況,他在《李氏山房藏書記》里透露一個重要的行業信息:當時市面上有人印刷「諸子百家」的書籍,每一天的印刷量有多大?「日傳萬紙」,每天印刷量上萬頁。這是當時大宋的一線城市開封的生產情況。正因為技術上的突破,書本就能進一步普及,於是當時市面上的書本既多而且容易購買,「多且易致」,所以宋朝人格外有文化范兒,為啥?無他,只是因為知識更容易購買!
那麼,印刷品的主要銷售地點在哪裡呢?北宋有個叫穆修的讀書人也小小劇透了一下:在咱大宋的東京相國寺附近。「攜入京相國寺,設肆鬻之」,原來,就在魯智深看菜園子的附近。想當年,林教頭和魯智深之流的好漢,在相國寺的菜園子喝酒論武,而附近就是書香四溢的書市,奇妙啊。
如果仔細去看反映北宋汴梁城景象的《清明上河圖》,還能找到開封的書坊,店主在櫃台內,著深色衣,購買者在櫃台外,著白衣。似乎正在討價還價。
宋朝的「二維碼」:坊號牌記和告白文字
既然有了出版商,那就得有廣告,因為有了市場就有了競爭,北宋的出版商們在激烈的競爭中,如何讓消費者記住自己,那就得有獨特的標志。為了銷量,為了市場,腦洞不大開不行啊。這個獨特的標志就得印在書上,就如同如今的二維碼,隨時方便讀者掃描,當然,現在用手機掃描,過去用眼睛掃描。
最流行的「二維碼」叫做「坊號牌記」,是一個小標記,或者是一個小框框,裡面印著說明文字,或者連小框框也不用,直接印著字。就跟現代的二維碼相似,放在書本的末尾或者目錄的結尾處。這字也不能太多,一行就夠,標明出版商的公司名稱和地址,有時候還有印刷出版時間。如果你在南宋,在杭州街頭買到一本名叫《續玄怪錄》的玄幻鬼怪小說集,你去翻一翻書的背面,可能有這么一行字在框框里:「臨安府太廟前尹家書籍鋪刊行」,也就是說,您手中的這本優質書籍,是臨安府的尹家書籍鋪公司發行的,地點就在太廟前。如果你覺得好,歡迎下次再來購買。
有時候,出版商還怕說得不夠仔細,於是又會飽含深情地再在書尾加上一段告白,希望藉此加強與讀者、消費者的互動,告白的信息量更大,感情色彩也更濃。
明末清初的大才子錢謙益,喜歡收藏宋版書,他為了心愛的女人柳如是,曾經賣了一套宋版書為其建豪宅。有一回,錢大才子翻閱一本宋版書《抱朴子》,居然發現一段五十字的出版商告白,是南宋初年的,這條發自500年前的信息,讀得錢謙益淚流滿面。告白說:我們榮六郎出版公司,辦公地點以前在東京相國寺的東面,因為大宋南渡,現在搬遷到臨安府的瓦南街東,「舊日東京大相國寺東榮六郎家,見寄居臨安府中瓦南街東」,繼續開印賣書。請各位放心,我們印刷的《抱朴子》仍然是東京的版本,保證質量,不會有半個字的差錯,「無一字差訛」,各位親愛的消費者,敬請光臨,多多關照,「請四方收書好事君子,幸賜藻鑒」,還標明了日期。短短幾行文字,見證了家國的興衰,行業的發展,錢謙益結合自己當時的處境,不流淚才怪。
古人怎樣維護版權:向官府注冊上訴請求保護
有了出版就有了版權,有版權就得申請注冊,以得到官方承認,然後才能有效地保護自己,這種行業狀態,在宋朝已經是家常便飯。
例如,在南宋時候的四川,有一家出版公司名叫「眉山程舍人」公司,該公司印刷了一套《東都事略》,在該書的書頁上,就申明了版權,以及向盜版行為發出了警告,「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許覆板」。寥寥二十個字,已經把該說的都說清楚了,換成現在的語言,就是說:該書由眉山程舍人公司出版發行,已經向有關部門申請版權保護,嚴禁盜版印刷發行。
當然,為了防止和打擊盜版行為,不讓非法之徒鑽空子,有時候話要說得更詳細明白,而且還要委託官府出面發表聲明,以期取得法律上的效力,並震懾盜版分子。
且說在南宋理宗年間,兩浙轉運司為保護合法出版機構的正當權益,防止盜版,專門為一家公司發布了一個公告,該公告說,市面上的《方輿勝覽》、《四六寶苑》這兩本書,是「祝太傅」公司出版發行的,法人代表吳吉,本公司為這兩本書,除了花了幾年時間辛勤編輯之外,還耗費大量資金進行印刷,「今來雕版,所費浩瀚」。為了防止不法之徒進行盜版印刷,出售贏利,導致本公司「徒勞心力,枉費成本」,現在本公司將版權在有關部門注冊,取得法律約束力,以杜絕盜版的行為,「合經使台申明,乞行約束,庶絕翻版之患」。原來,盜版在那時候叫翻版。
在嚴肅申明之後,還得將聲明發到網上去,在當時也就是張貼在各處州縣的交通要道,讓大家都看得到。如果出現了非法出版情況,那麼本公司就會請求有關方面毀壞盜版,追究其違法行為,以斷絕這種盜版活動,「乞追人毀版,斷治施行」。
瞧瞧,宋代出版商的版權意識已經相當明確,而且也有官方的支持,有法律上的規范,而對於如何打擊盜版行為,也有具體可行的步驟。根據這些信息,要說宋朝人的出版發行業,已經相當完備,也不算過分。
E. 包裝上使用《清明上河圖》會侵權嗎
1,包裝上使用《清明上河圖》,在註明作者、不任意修改作品的情況下,不會再構成侵權。
2,作者的人身性權利(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作者的財產性權利為其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3,《著作權法》規定:
第十條著作權包括下列人身權和財產權:
(一)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
(二)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
(三)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
(四)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
(五)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
(六)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七)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的權利,計算機軟體不是出租的主要標的的除外;
(八)展覽權,即公開陳列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九)表演權,即公開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
(十)放映權,即通過放映機、幻燈機等技術設備公開再現美術、攝影、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等的權利;
(十一)廣播權,即以無線方式公開廣播或者傳播作品,以有線傳播或者轉播的方式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
(十二)信息網路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
(十三)攝制權,即以攝制電影或者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將作品固定在載體上的權利;
(十四)改編權,即改變作品,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
(十五)翻譯權,即將作品從一種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文字的權利;
(十六)匯編權,即將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過選擇或者編排,匯集成新作品的權利;
(十七)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著作權人可以許可他人行使前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並依照約定或者本法有關規定獲得報酬。
著作權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轉讓本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並依照約定或者本法有關規定獲得報酬。
第二十條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
第二十一條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F. 可動的清明上河圖是誰開發的
會「動」的《清明上河圖》是中國館「東方足跡」展區的一大看點,它是怎樣「動」起來的?記者將問題拋向展項負責方水晶石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水晶石負責人於正的回答不是技術,而是數字:動態的《清明上河圖》以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為藍本製作,高6.3米、長130餘米,約是原圖的30倍,需要12台電影級的投影儀同時工作;整個活動畫面將以4分鍾為一個周期,展現城市的晝夜風景,其中白天出現人物691名,夜晚出現人物377名……
原來,這一個個數字背後,是創作團隊對古本《清明上河圖》的重新解讀和製作。首先要保留原作的原始風景和建築。看起來只是將原作上人物去掉的簡單工序,卻大有講究。於正介紹說,一來要保留原作的所有特徵,數百棵樹、數百座建築一個不能少,色調、畫風也一點都差不得。可原作有上千年的歷史,要放大30倍,很多細節必須重新修補。二來還要為這些背景製作透視效果,草木建築之間的遮擋關系、陰影分布,以及在晨昏不同光線下的變化,都是創作團隊一次次調試比對後才確定的。
古本《清明上河圖》中,出現了多少個人、多少只動物,業界一直有爭論;但在中國館的動態《清明上河圖》中,有多少個人、多少只動物必須一清二楚,才能保證每個動態的造型都有屬於自己的動作。為此,在相關古籍專家的指導下,水晶石在新作中不僅保留原作中最具代表性人物,還根據同時期的其他畫作,創作出新的人物。成百上千張草稿後,才有了如今一群群衣著打扮、行為舉止都符合北宋時期特徵的行人遊客。至於具體的動作,盡管在技術製作上和大部分動漫沒什麼區別,可要展現出原作入木三分的寫實主義,必須從細微處著手,「舉個小例子,在駝隊走過街市時,旁邊的行人不能各管各的,而是要讓路或者側目觀看,這樣才自然。」於正說,為了讓每個人物的動作和不同人物間的關系都得到精心設計,最多時有70多人共同為《清明上河圖》的「動」努力,而從項目啟動到大樣完成,總共花了近兩年時間。
正因為此,會「動」的《清明上河圖》才具備很多新亮點:在原作中,有一艘大船正要穿越虹橋的拱洞,船夫一臉嚴肅、行人探頭張望,但船究竟過橋了沒有?新作給出答案:船夫們有的用竹竿撐岸,有的用長竿鉤住橋梁借力,有的用麻繩挽住船幫,還有幾人忙著放下桅桿以便船隻通過……終於,在一番緊張的忙碌後,大船晃晃悠悠地通過了虹橋。至於夜晚的城市是怎樣的風景,也只有動態的《清明上河圖》首次進行了大膽想像。
G. 現存的清明上河圖是真跡嗎,有沒有完整的傳承下來
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繪制的《清明上河圖》,是中國繪畫史上的無價之寶。它是一幅用現實主義手法創作的長卷風俗畫,通過對市俗生活的細致描繪,生動地再現了北宋汴京的繁榮景象。這幅傳世奇作也是歷代皇室貴族爭相收藏的對象,那麼,《清明上河圖》的真跡經歷了怎樣的流傳,現在又保存在哪裡呢?
這幅承載了無數君王盛世太平夢想的《清明上河圖》,卻經歷了數不清的艱難坎坷。好在如今這幅圖被人們發現,安詳地停留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當中,供後人瞻仰。
H. 清明上河圖 有哪些不足
哪幅《清明上河圖》才是張擇端的原作?
本來大家對於這個問題有比較一致的意見,就是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的「石渠寶笈三編本」為張擇端原作。但近年來在對畫作的宣傳中,因為「石渠寶笈三編本」年代久遠且幾經戰亂,陽光、濕度、黴菌的侵害,使絹本設色的原作色彩退去,底本深暗,識讀起來頗費眼力。於是常常以年代較近、色彩艷麗的「清院本」來代替,由此造成新的混亂。我們在網路中查詢時不難發現,有些文章註明張擇端作畫,內容也是與原作相吻合,但偏偏附圖卻是差之千里的「清院本」。再加上舊貨市場上雜亂不堪的各種偽作,也讓一些年輕人搞不懂《清明上河圖》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不管什麼東西,只要好就有偽造仿製,如今稱之為「山寨」。《清明上河圖》在金代就已經「爭相收藏」,所以歷代「山寨版」的「上河圖」不在少數。
最早有明確記載的,就是畫卷後面楊準的跋文中提到的裝裱師傅以仿本偷梁換柱。因為元代統治者的書畫鑒賞能力弱於宋、金,這幅畫只是放在秘書監內。後來一位裝裱師傅用臨摹本替換出真跡,將《清明上河圖》盜出宮外。又經兩人轉手,落入客居北京的江西人楊准手中。楊准得畫後借故還鄉,重新裝裱此畫,並且在畫後續寫跋文,記載了得畫的經過。由此,元代宮廷里的那位裝裱師傅,至少是早期山寨版的作者之一。到了明代,《清明上河圖》有近兩百年的時間在民間收藏,人們對這幅名作有所耳聞又難得一見,所以揣測模仿的就更多了起來。
在雍正年間,和碩寶親王弘歷,也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曾經得到過與《清明上河圖》原作接近的仿品。弘歷雖然寫詩的水平不高,但在文物鑒賞方面造詣頗深。他覺得那幅畫雖然很大氣,但前後銜接並不太順暢,而且細部動態上也有些美中不足。於是決定再造一幅更完美的《清明上河圖》。他組織了五位畫家,對畫作進行了臨摹創新。新的《清明上河圖》畫面清晰,色彩艷麗,畫面結構和其中某些人物的姿態與原作相近,推測畫家們事先是見過與原作相近的摹本的。這幅畫現在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稱為「清院本」。
清院本的篇幅比真本長出了將近一半,人物也更多,街道也更復雜。而且由於繪制時間離現在比較近,所以色彩也比較艷麗,看著很舒服。可是,就在新的《清明上河圖》繪制完成幾十年後,嘉慶皇帝通過抄家獲得了張擇端珍本的《清明上河圖》,嘉慶請來太上皇乾隆,爺兒倆一看就明白了,這才是真貨。不過礙於面子,兩人誰也不再提折騰臨摹本《清明上河圖》的事,好在他們正在給宮廷保存歷代書畫編輯目錄,取名《石渠寶笈》,於是就在張擇端真跡畫卷的開頭蓋上「石渠寶笈」和「寶笈三編」兩個印章,算是給了真跡一個正式的名分。所以今天故宮博物院藏本的《清明上河圖》又稱為「石渠寶笈三編本」。
至於其他的仿品,那就數不勝數了。初步統計,現在國外館藏的《清明上河圖》在美國有5本,法國4本,英國1本、俄羅斯1本、捷克1本、日本1本、中國台北多達9本。其中有元代摹本,也有明清摹本。
現在國內影響最大的,一是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石渠寶笈三編本」,被專家們認定為張擇端原作;再是台北故宮博物院所藏清乾隆元年摹繪的「清院本」;還有現存遼寧省博物館的明代仇英的仿本。由於版本紛雜,造成分析畫作的內容時讓人摸不著頭腦。比如說畫上有多少人,有說七八百的,也有說一千二三的,差著將近一倍。說七八百的是指「石渠寶笈三編本」,說一千多的是「清院本」。為什麼大家會把不同的本子混起來呢?最簡單的原因就是因為清院本和仇英的仿本好看。故宮博物院的「石渠寶笈三編本」是畫在由雙股絲織成的縑絹上,開始是有顏色的。由於年代久遠,大部分顏色已經看不出來了,縑絹的淡褐色逐漸加深,畫面殘破,線條與底色之間也不是那麼分明。
圖中所畫是春天還是秋天?
從《清明上河圖》卷首開始,畫面中的樹木枝葉稀疏,畫中的人穿長袖衣服為主,只有少數勞動者、趕路的人穿短袖,或是把衣服纏在腰間。那麼張擇端畫的到底是初春還是晚秋呢?對這個問題有三種意見,彼此間也有一些爭論。
南宋孟元老寫了一本《東京夢華錄》,回憶徽宗年間汴京的繁華景象,詳細記載了當時的風土人情。研究者多用《東京夢華錄》與《清明上河圖》相對照來尋找答案。多數研究者認為是與清明相聯系的初春。其理由:一是與清明節聯系;二是說進城的轎子上插的有花,與《東京夢華錄》中關於清明郊外歸來「轎子即以楊柳雜花裝簇頂上」的記載相符;三是有賣祭品的「王家紙馬」店;四是一部分樹木蕭條為早春之態。
現在還有一部分研究者主張畫中所描繪為秋景。理由:一是畫卷右首有馱負10簍木炭的驢子。因為當時汴京城是以燒煤為主,臨近冬天才准備烤火用的木炭。《東京夢華錄》
記載:每年農歷十月,汴京始「進暖爐炭,幃前皆置酒作暖爐會也」。二是畫面上酒肆多處,酒旗上寫著「新酒」二字,而《東京夢華錄》載:「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市人爭飲。」三是畫面中氣候還很炎熱,街上有賣「飲子」的,有一個人擺攤子賣一個個圓的東西,上面帶很多點,擺了七八個,估計這是賣西瓜的。還有是畫裡面拿扇子的人多。宋朝時候的人,春夏秋冬都帶扇子。這扇子不是扇風的,它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見著熟人了,拿扇子遮一下臉,表明我還有事,您別打招呼。這叫「便面」。所以扇子確實也不能說明它就是秋天。
第三種看法認為畫中既有春景也有秋景,是因為張擇端創作的時間前後數年,開始畫的是春天,畫著畫著就畫到秋天去了。對這個問題要解釋一下:根據氣象資料,張擇端創作此畫的北宋末年,剛好趕上了一個氣候的暖冷波動。自隋代至北宋,有一個四百餘年的溫暖期,當時浙江一帶尚有甘蔗種植,開封也常常一冬無雪。而至北宋末年,氣候又由暖轉冷。所以張擇端作品中的冷暖矛盾,恰恰佐證了這一段的氣候變化。
宋徽宗為此畫題名《清明上河圖》是什麼意思?
這個謎首先涉及「清明」是什麼意思。有的說清明就是清明節,上河就是上墳。圖畫中的人就是正在往城外走,准備去上墳。這是專門畫了送給皇帝的,
畫一幅上墳圖,皇上能高興么?看著也不吉利呀。皇帝自己題寫的標題,總得表現點文采吧。宋徽宗的題名來自《後漢書·班彪傳》。班彪是東漢的歷史學家,為《史記》寫了《後傳》。《後傳》已經失傳,但內容被他兒子班固寫到《漢書》里,好在爺兒倆也沒有版權糾紛。《班彪傳》講到班固時,稱「固幸得生於清明之世」,「清明之世」指東漢光武帝年間。當時經過西漢末年的衰落和綠林、赤眉的戰亂,社會安定,生產恢復,各方面生機勃勃。所以宋徽宗把自己治下的汴京比作光武中興、太平盛世,那是在玩自我表揚。當然,就景物描寫的清明時節而言,也有一語雙關的效果。
「上河」又是什麼意思呢?有的專家看到「清明」就揪住「上墳」不放,把「上河」說成「上墳」。我認為「上」是方位詞。當時開封城市人口近百萬,
一個人一天吃一斤糧食,一天的總量也達到一百多萬斤,靠什麼呢?就靠汴河、蔡河進行漕運,把糧食從蘇州等主產區運過來。所以說「蘇湖熟,天下足」。這兩條河對於汴京的社會生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地圖上汴河居北,處上位,故稱上河。所以這幅畫是描繪清明盛世中上河一段的景色,與上墳掃墓沒有直接關系。
現存的張擇端原作是不是完整的?
畫卷後明代李東陽的跋文中提到:「圖高不滿尺,長二丈有奇」,還說卷首有徽宗的題字及雙龍小印。現在前段已失。於是又有許多專家據此推測《清明上河圖》後面還有一段,一直畫到皇城以內的金明池。因為明代以來許多仿品確實一直畫到金明池。那麼,現存的畫幅完整嗎?
我認為這幅畫是完整的。其一,「長二丈有奇」是指整個卷軸。前面已失的徽宗題字部分加卷後跋文,是符合這一尺寸的。其二,卷後跋文中,多有對畫面內容的描述,但沒有一處提到金明池等宮中景色。其三就是從畫面結構上進行的分析。如果我們把畫作分成三等分,就會發現它可以成為相對獨立的三個部分,而每一部分的中線,都有一個中心故事情節。
第一部分從郊外到汴河邊,中心部位是一匹驢受驚,趕驢人在後面追逐,而前面一個脫離大人監護的孩子正傻頭傻腦地站在路之間,一場交通事故即將發生,惹得周圍館子里吃茶的人回過頭來觀看。可惜的是這一部分畫面已經殘破,這個內容是根據尚余畫面推斷的。
第二部分是虹橋,而焦點在虹橋下面的河裡。這也是整幅畫的中心部分,是叫作「上河圖」的根據所在。一條逆水而上的漕船要駛進中間河道過橋,結果用力不當,船在河面打橫,而這時上游一條船順流而下,兩船即將發生碰撞。於是橋上橋下驚呼一片。
第三部分是城門內外。一個行人的包袱被騎騾子的人撞得散落在地上,被撞倒行人抬頭指責,而騎在騾子上的人只是冷漠地瞟上一眼,絲毫沒有下來道歉的意思。後面趕駱駝的人又催著這個倒霉的行人讓路。再有一解,從圍觀者竊竊私語的表情上分析,也許蹲在地上那位是古代「碰瓷」的人,所以喊他讓開那位,甚至帶有嘲笑的神情。
三部分完成後,畫面進入了六品以上官員才有的「烏頭門」住宅區,想來一是深宅大院,人員不多,二來也容易涉及官員隱私,所以用樹枝自上而下地畫滿,形成分界。畫作展示出明顯的節奏,有始有終而又意猶未盡。我認為這幅畫是完整的。特別是畫卷後面元代楊準的跋文,介紹畫面的內容及附後的前代跋文、小詩和我們現在所見是一致的。況且楊准跋文中還一再強調這幅畫並沒有損毀缺失。
這幅畫畫的是汴京城的哪一段?
對於這個問題,喜歡較真的日本專家還真的拿當年的開封地圖核對過,說是找不到畫上的這一段。還有的研究者繪出平面圖,把它接到汴京外城的東南角,這樣又無端地為汴京城開了一個「東便門」。我認為作者是選取了開封東南的幾個觀察點,然後給予藝術加工。是把幾個片段剪輯在一起,而每一個點的描繪上,還是比較寫實的。
I. 版權保護的我國古代
中國的版權保護「盜版」是自宋代開始。宋代經濟的發展為版權保護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印刷業的繁榮是版權保護的技術前提;宋代版權保護出現的直接誘因;宋代版權保護主體已涉及作者,宋代版權保護所涉客體廣泛,宋代政府版權保護力度也很強,規定了出版審查制度對印刷品的管理制定了行業標准:宋代缺乏以私權為核心的對版權進行保護的民事法律制度、不注重作者權益的保護、無關王朝政治利益的書籍很難向官府及公眾提出版權主張或者直接尋求權力機關的保護;同時也給了我們許多啟示。
宋代版權保護的內容
(一)宋代版權(著作權)保護主體已涉及作者
作者是版權中第一和最基本的主體。在宋代,隨著印刷業的發展,政府更多保護的是出版商的利益,但是《書林清話》中引述的《叢桂毛詩集解》上所載宋代國子監有關禁止翻版的「公據」,更值得重視,「公據」中提到:該書刻印者的叔父當年在講解「毛詩」時,投入了自己大量的精神創作成果,可以說是「平生精力,畢於此書」。刻印者把這個事實當作要求禁止他人翻版的主要理由。這就說明:此時受保護的主體已不限於刻印延出版者本人,而且延及作者(或作者的合法繼承人)。在宋代還出現了職業的職業作家和藝術家,宋代一些不能或不願走上仕途的文人,因生活的需要和其它原因組成一定的群體,被稱之為「書會」,這個群體的文人以創作為職業,「書會」的文人就是職業作家。流傳至今的宋元話本和戲劇有不少出自他們之手。除了「書會」之外,宋代還出了文人與藝人組成的「社會」,如表演雜劇的緋綠社、表演清樂的清音社、影戲藝人的繪草社、表演吟唱的律華社等,社中的文人和藝人都是專門化的職業作家和表演藝術家。在遠古的宋代,不管是統治者還是出版商及作者,已經擁有了對作者權益進行保護的意識和一定的法律規定,不僅僅是滯停在保護出版商的利益上,而且延及到了保護作者的利益方面,無疑是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史上重要的一筆。
(二)宋代版權(著作權)保護所涉客體廣泛
版權保護的客體是作品,在宋代作品的類型眾多,保護客體廣泛。在我國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中國古人信奉的是「學而優則仕」的官本位的價值觀,將政治價值作為至上的人生價值,學子們為了博取功名、踏上仕途而寒窗苦讀、懸梁刺股。到了宋代,隨著商品經濟的興起和發展,文學藝術作品也被逐漸商品化,傳統的官本位價值觀開始發生動搖,作品的商品化激發了文人的創作熱情,文人的藝術價值能夠在創作中獲得實現並為社會所承認,其作品能獲得直接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文學藝術作品的商品化,導致了整個社會的審美觀、價值觀和文藝觀的變化。有不少在科舉場上失敗的文人和一些不醉心於功名的文人,大量地進行文學藝術創作,創作出眾多的作品,使宋代版權保護的客體廣泛。主要有:第一,文字作品,是指詩詞、散文、小說、話本等以文字形式表現的作品,如宋代的宋詞、宋元話本、散曲、戲劇、小說等。北宋著名詞人柳永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專業詞人,他的詞深受社會各階層的喜愛,獲得了「天下詠之」的社會效果。第二,口述作品,是指以口頭語言形式表現的作品,如即興的演說、散曲等。隨著宋代文化業的發展,下層民眾的審美能力不斷提高,以口頭語言形式表現的評書等口頭作品應運而生。第三,戲劇作品,是指供舞台演出的作品,如地方劇、地方戲等,文學藝術作品的商品化,使得篇幅短小的文藝作品已不能滿足民眾的審美要求,鴻篇鉅制的戲劇等文藝作品成為主導的文學藝術樣式。第四,曲藝作品,是指以說唱為主要形式表演的作品,如評書、快書、大鼓、彈詞等。宋代以後,都市通俗文藝不斷興盛,彈詞、評書、時調俗曲等文藝樣式相繼出現,成了中國古代文學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第五,美術作品,是以線條、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構成的有審美意義的平面或者立體的造型藝術作品,如繪畫、書法、雕塑等。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這一美術作品,不僅是宋代「市肆畫」中首屈一指的傑作,也是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不可多得的優秀作品,該作品興起於商品經濟的社會土壤上,是商品經濟文化哺育出來的一種新的美術品種。除此之外,宋代還出現了雜技、魔術、馬戲等通過形體動作和技巧表現的雜技藝術作品……宋代版權保護的客體廣泛,也反映出我國宋代已經有了最早的對無形的知識產權的客體進行比較系統的分類和進行保護的事實。
(三)宋代政府版權保護力度加強,規定出版審查
宋代盜印翻版的客觀存在,使作者和出版者保護版權的意識逐漸提高,觀念逐漸形成,政府也適應社會的客觀需要規定出版審查。例如朱熹所寫的《四書問答》,因其無暇訂正重編而「未嘗出以示人」,而「書肆有竊刊行者」,朱熹「亟請於縣官,追索其版」,可以說朱熹當時對其作品的版權保護意識是很強的,他是通過「訴訟」主張其版權,說明宋代的版權保護意識與保護版權的實際行動已經產生,這是將印刷書籍的經濟利益與精神權益的保護,從意識、觀念走向具體操作的過程。宋政府還規定了出版審查制度。宋朝於紹興十五年(公元1146年)詔令:「自今民間書坊刊行文籍,先經所屬看詳,又委教官討論,擇其可者,許之鏤板」。這相當於宋政府成立了出版前審查機制,書籍出版必須由「選官詳定,有益於學者,方許鏤版,候印訖送秘書省,如詳定不當取勘施行,諸戲褻之文,不得雕印」。宋政府一再下令,重申「今後雕印文書,須經本州委官看定然後刊行」,「不經看驗校定文書,擅行印賣,告捕條禁頒降其沿邊州軍,仍嚴行禁止」,對「夜聚曉散傳習妖法能反告者,賞錢五萬,以犯者家財充」。
(四)宋代對印刷品的管理制定了行業標准、印刷品管理條例
北宋初年,政府就頒布過「刻書之式」,所謂「刻書之式」,就是將書籍印刷出版的法規以條文形式固定下來,所有的印刷品都必須送交政府機構備案,政府將印刷品的管理納入日常行政事務當中,如果不按照法規條文規定的形式出版書籍,就構成「盜版」。宋代就對印刷品的管理作到了「有法可依」。清朝曾有人在古董店中看到了宋朝的銅雕版「刻書之式」,文人蔡澄在《雞窗夜話》中曾有這樣的描述:「方二三寸,刻選詩或杜詩韓文二三句,字形反,不知何用。」認識這件東西的人說:「此名書范,宋太祖初年,頒行天下刻書之式。」從這一記載中可以看到,宋初就將印刷品納入到了國家管理的范疇,相當於今天的印刷品行業標准,與之對應的還有相關的法律規定,如現在的印刷品管理條例之類。遺憾的是當時具體的法律條文史料到今天已經散佚,但在後人的記載中還可以找到一些概括性的描述:「宋興,治平(1064年—1067年)以前就禁攜鐫,必須申請國子監。熙寧(1068年—1077年)後,方弛此禁。」
(五)宋代版權保護的法令和相關記載
《書林清話》卷二有「翻板有例禁始於宋人」的條目,說明中國自宋代確有版權保護的法令。北宋哲宗紹聖二年(1095年)正月二十一日,「刑部言,諸習學刑法人,合用敕令式等,許召官委保,納紙墨工具,赴部陳狀印給,詐冒者論如盜印法。從之。」此記載說明北宋時已有「盜印法」。此外,現存宋代書籍中也有例刊記可以證實宋代的版權保護。第一,眉山程舍人宅刊本《東都事略》,其牌記有:「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許覆板」,「已申上司,不許覆板」與現代的「版權所有,不準翻印」如出一轍,這可能是最早的版權保護施行記錄。《書林清話》及清代大藏書家陸心源《宋樓藏書志》、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均對此有記載。第二,建安祝穆編刊《方輿勝覽》,自序後的「兩浙轉運司錄白」雲:「據祝太傅宅幹人吳吉狀,本宅見雕諸郡志,名曰《方輿勝覽》、及《四六寶苑》兩書,並系本宅進士私自編輯,數載辛勤。今來雕版,所費浩瀚,竊恐書市嗜利之徒,輒將上件書版翻開,或改換名目,或以《節略輿地勝紀》等書為名,翻開攙奪,致本宅徒勞心力,枉費錢本,委實切害,照得雕書,合經使台申明,乞行約束,庶絕翻版之患。乞榜下衢、婺州雕書籍處,張掛曉示,如有此色,容本宅陳告,乞追人毀板,斷冶施行。奉台判備榜須至指揮……右今出榜衢、婺州雕書籍去處,張掛曉示,各令知悉。如有似此之人,仰經所屬陳告追究,毀板施行,故榜……福建路轉運司狀,乞給榜約束所屬,不得翻開上件書板,並同前式,更不再錄白」,該「榜文」記載明確了編寫人的「辛勤」、出版商的「所費浩瀚」,其為了保護自己的經濟利益,可以請求官府「庶絕翻版」,如有盜版的祝氏則有權「陳告、追人、毀板、斷冶施行」,此例記載了作者和出版商的勞動付出和對自己權益的保護方式以及官府懲治的力度。第三,貢士羅樾刊印段昌武《叢桂毛詩集解》前有行在國子監「禁止翻版公據」雲:「先叔以毛氏詩口講指畫,筆以成編。本之以東萊《詩記》,參以晦庵《詩傳》,以至近世諸儒。一話一言,苟是發明,率以錄焉,名曰《叢桂毛詩集解》……先叔刻志窮經,平生精力,畢於此書,儻或其他書肆嗜利翻板,則必竄易首尾,增損音義……今狀披陳,乞備牒兩浙福建路運司備詞約束,乞給據付羅貢士為照。未敢自專,伏候台旨。呈奉台判牒,仍給本監。除已備牒兩浙路、福建路運司備詞約束所屬書肆,取責知委文狀回申外,如有不遵約束違戾之人,仰執此經所屬陳乞,追板劈毀,斷罪施行。須至給據者。右出給公據付羅貢士樾收執照應。淳祐八年七月日給。」所謂「行在國子監」,是當時主管圖書刊行的中央機構,具有代表朝廷管理圖書出版的權力。政府運用了行政手段,布告有關地方的書坊,不得翻印某書;同時,又發給原刊者所謂「據」,也就是執照,以證明該人刊書的合法性,原刊者若發現有人翻刻,可向地方官府憑「據」告發,從而毀板治罪。該出版商明確提出「禁止翻版」的理由充足,認為作品首先具有原創性:「一話一言,苟是發明,率以錄焉」;其次認為作者投入了大量精力(將作者作為權利主體):「口講指畫,筆以成編」,「平生精力,畢於此書」;而且出版商認為現出版的版本質量好:「校讎最為精密」;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理由是,若其他出版商嗜利盜版,「則必竄易首尾,增損意義」,就侵害了出版者及原作者的權益。為此,經出版商向國子監提出申請,給付「執照」,禁止他人翻版,並賦予該出版商對其他盜版者「追版劈毀,斷罪施行」的權利。有關這一事件最後的執行情況史料中已經沒有了記載,但確實以事實記載了有法可依。需要說明的是,南宋版權保護不僅僅保護作者本人權利,即便在作者去世後,其親屬也可提出版權保護的申請。《叢桂毛詩集解》的刻印者把其叔父投入了大量精神創作當做要禁止翻版之權的主要理由,這說明:在該禁例中,受保護主體已延及到了作者(或作者的合法繼承人)。第四,南宋初年文人范浚在他的著作《答姚宏書》中記載的一件事,當時有人冒范浚之名,撰寫了《和元賦集》,刻印販賣,他將此事上報官府,官府發送一份公文到建陽,銷毀了這些私刻的印版。以上史實都是宋代私刻書籍請官府出面,行使版權保護,它不僅保護了出版者的經濟利益,而且保護了作者的權益,處罰的方式還是比較嚴厲的,如「追人毀板」、「追板劈毀」等,開啟了中國版權保護的先河。
(六)宋代禁印以防盜版
宋代的印刷業發達無庸置疑,盜版的猖獗也是有目共睹,盜版不僅嚴重侵害了原作者、出版者的經濟利益,而且盜版也嚴重損害了作者的學術聲譽,最終嚴重損害了讀者的利益。宋政府從政治利益出發,禁印書籍也是空前絕後的,允許印的才能印,不允許印的是絕對不能翻印的。政府為此對印刷品進行管制,對違反出版管製法令的行為,官府給予重懲。如宋人羅壁《識遺》記載:「監本」《九經》一經刊印行世即禁止仿刻、翻印。如果想翻刻,就必須向國子監提出申請,得到批准後才可以翻印。縱觀宋代,官府禁印的作品主要有:第一,禁印議毀時政得失之書、奏議國史、制書敕文、刑法敕令式諸書、禁印本朝史籍、禁印帝王字像。如「大臣之奏議,台諫之章疏,內外之封事,士子之程文,機謀密畫,不可漏泄……嚴行禁止,其書坊見刊版及已印者,並日下追取,當官焚毀,」又有「以歷代帝王畫像列街衢以聚人者,並禁止之」,另外「有摹刻御書字而鬻賣者,重坐之」。第二,禁印法令、天文書籍、宗教(妖說邪教、撰造的佛說和妖教)之書、紙幣等。政府頒布的法律敕令不得擅自印刷,私印刑法書,論如「盜印法」。天文歷法之書,也由國家統一印行;因民間「傳習妖教」,政府多次詔令禁印「妄誕妖怪之言」,流傳的要「交納焚訖」;紙幣由國家發行後屢有禁私印之令,宋神宗時「立偽造罪賞如官印文書法」,宋徽宗時規定「私造交子紙,罪以徒配」,宋高宗「定偽造會子法」,但私印紙幣的事仍有發生。第三,禁印士兵操練之書、禁止國家機密泄露。主要針對書刊中有邊防軍機內容和宋書流到遼金地界。宋政府規定「國朝令甲雕印言時政邊機文書者,皆有罪」。蘇轍使遼時曾說:「本朝民間開板印行文字,臣等竊料北界無所不有」。說明書禁有名無實,因為「此等文字販入虜中,其利十倍」。第四,禁印供科場剽竊用的「語錄」及「不根經術本源」等偽學之書。如雕印戲褻之文,杖一百。
在宋代禁止翻版已經成為印書行業的一種禁例,而且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宋代禁印以防盜版,有著明顯的政治目的,真正享有特權的是出版商而不是作者,如「眉山程舍人宅刊行,以申上司,不許覆版」,宋代的禁止翻版之舉只不過是少數有權有勢的出版商勾結官府、壟斷利潤的一種做法,並不是正規的法令。這和現代的版權制度是完全不同的;此外,宋代禁印以防盜版,目的還在於文化控制壟斷,既然是一種文化控制,它不是一種純粹的保護,更多的是一種管理的成份,它並沒有形成一種版權保護制度,而只是一種客觀存在的事實。但是,宋代的禁翻版的確為後代的版權法開辟了先例。
案例
對中國的信息技術界和知識產權界來說,1999年是倍受關注的一年。在這一年中,中國連續發生了三起有關網際網路版權保護的新型案例。由於調整中國版權制度最重要的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制訂於1991年,當時網際網路在中國的發展處於萌芽階段,該法對這一新興事物所可能引起的法律問題未作規定,因此對發生於九十年代末期的網際網路版權侵權糾紛審理實踐而言,1991年的著作權法顯屬滯後。在這種情況下,法院審理這類案件的指導意義就顯得尤為突出,加之目前中國著作權法正在修改之中,這幾例網路版權官司的審理,也將為新著作權法的出台奠定基礎。
這三例案件是:1.1994月28日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判決的陳衛華訴《電腦商情報》侵權案。該案是國內首例網上作品版權案。案件涉及的是做為傳統信息媒介的報紙擅自轉載網際網路個人主頁上的一篇文章。法院經審理判決《電腦商情報》侵權成立;2.1999年9月9日,被稱為「中國網路侵權第一案」的北京瑞得公司訴四川宜賓東方信息公司主頁侵權案。法院判決復制主頁的被告侵權,這意味著網上主頁享有版權;3.1999年9月18日,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審理的王蒙等六作家狀告「北京在線」網站侵權案。該案涉及的是作品上網所引起的著作權糾紛,法院判決被告世紀互通通訊技術公司敗訴,從而表明作品上網同樣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
這三個案件從不同側面反映了網際網路版權糾紛的范圍,其中既包括網上作品(包括網上主頁)的版權被傳統媒介侵犯,又包括傳統意義上的作品的版權被新興信息媒介工具——網站所侵犯,當然現實中還存在著大量商業網站對新聞媒體網站的侵權。這些新型案件的審理表明中國現行著作權法已遠落後於司法實踐。但是判例在中國並沒有判例法上的效力,隨著這類案件的不斷增多,中國網際網路版權保護方面的立法已迫在眉睫。
J. 《清明上河圖》並非清明時節的景色,那「清明」二字是什麼意思呢
《清明上河圖》想必大家都知道,就算不了解其中的細節,也會知道中國有這么一幅規模宏偉的畫作。這幅畫長528厘米,寬24.8厘米,不管放在哪個時代,都是一幅受人歡迎的巨作。
畫中所描述的是北宋年間的都市生活,裡面的每一個景象,每一個角色都畫得非常細致、清晰。對於現代人來說,該畫的價值除了體現在畫作方面以外,還體現在它的歷史價值,為專家研究北宋提供了明確的依據。不過,關於這一幅畫,有一個專家搞不明白的問題:畫作中的「清明」到底什麼意思呢?在各種條件的推動下,清明上河圖是紅了,然而,隨之而來的卻是關於畫作的種種不解。
圖片:張擇端把畫送進宮資料截圖
1.畫的內容是清明時節的景色
在大部分人看來,張擇端在畫中描繪的是清明時節的春景,北宋時期的清明節是非常隆重的,不但要祭祀,還有非常盛大的遊街活動,從畫的內容來看,顯然與這種習俗有關。
著名人士鄭振鐸、徐邦達等人也一致認為,畫作內容是清明時節的汴梁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