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知識產權侵權訴前禁令問題

知識產權侵權訴前禁令問題

發布時間:2022-04-27 13:18:38

著作權訴前禁令的意義

知識產權訴前禁令是指知識產權權利人或利害關系人在起訴前請求法院作出的,責令侵權人停止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的侵權行為,來防止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知識產權訴前禁令僅是我國知識產權禁令制度的一部分。它還包括知識產權中間禁令、終局禁令。《民法通則》第118條規定,侵犯公民專利權、商標權等知識產權的,權利人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62條規定:「在訴訟中遇有需要停止侵害、排除防礙、消除危險的情況時,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或依職權先行做出裁定。」這兩項規定可以視為我國的中間禁令。《民法通則》第134條規定,承擔民事責任的主要方式——停止侵害,可以視為我國的終局禁令。

㈡ 訴前禁令的訴前禁令之實體要件

2005-7-27
知識產權訴前禁令是指知識產權權利人在起訴前請求法院作出的要求被控侵權人不為一定行為的命令,以及時制止正在實施或即將實施的侵害權利人知識產權或有侵害可能的行為。我國修改後的知識產權法律中增加了對訴前禁令的規定,稱之為「訴前停止侵權行為」。 法院是否對申請人的申請發布訴前禁令,不僅會對申請人的利益產生重大影響,而且將對被申請人的利益產生重大影響。發布禁令是為了保護權利人免受難以彌補的損失,發布錯誤的禁令同樣也會給被控侵權人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害。特別是訴前禁令是未經庭審程序,完全依據申請人的單方申請作出的,因此對其必須嚴格限制。這也是避免司法保護這種公共資源被當事人濫用的必然要求。

㈢ 《知識產權訴前禁令知多少

知識產權侵權是民事侵權行為的一種,與一般民事侵權行為相比,有其特殊性。實踐中,當權利人發現市場上存在侵犯其知識產權的行為,一般會在證據固定後,起訴要求侵權人賠償損失以及停止侵權,但是,訴訟程序通常會經過一審、二審,耗費時間非常長。在法院最終判定侵權之前,侵權行為一直在持續,其權利也就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保護。為了避免侵權行為給權利人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害,知識產權訴前禁令制度應運而生。

一、典型案例

1、中國好聲音節目名稱訴前禁令案

2016年6月20日,根據浙江唐德影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唐德公司」)申請,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作出行為保全裁定,責令上海燦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燦星公司」)立即停止在歌唱比賽選秀節目中的宣傳、推廣、海選、廣告招商、節目製作過程中,使用包含「中國好聲音」、「the Voice of China」字樣的節目名稱及相關注冊商標,世紀麗亮(北京)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世紀麗亮公司」)立即停止在歌唱比賽選秀節目的宣傳、推廣、海選、廣告招商過程中使用包含「中國好聲音」字樣的節目名稱。

隨後,燦星公司、世紀麗亮公司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出了復議申請,法院作出復議裁定,駁回了二申請人的復議請求,維持了原裁定。

2、楊季康(筆名楊絳)與中貿聖佳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李國強訴前禁令案

2013年5月間,中貿聖佳公司發布公告表示其將於2013年6月21日舉行「也是集——錢鍾書書信手稿」公開拍賣活動,公開拍賣上述私人信件。

楊季康在該案中主張,中貿聖佳公司及李國強即將實施的私人信件公開拍賣活動,以及其正在實施的公開展覽、宣傳等活動,將侵害楊季康所享有和繼承的著作權,如不及時制止上述行為,將會使楊季康的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故向法院提出申請,請求法院責令中貿聖佳公司及李國強立即停止公開拍賣、公開展覽、公開宣傳楊季康享有著作權的私人信件。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了禁令裁決:中貿聖佳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在拍賣、預展及宣傳等活動中不得以公開發表、展覽、復制、發行、信息網路傳播等方式實施侵害錢鍾書、楊季康、錢瑗寫給李國強的涉案書信手稿著作權的行為。

二、相關規定

總的說來,關於訴前禁令的規定主要有:

1、《民事訴訟法》第100條規定,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

2、《商標法》第65條規定,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有證據證明他人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犯其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如不及時制止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依法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採取責令停止有關行為和財產保全的措施。

3、《著作權法》第50條規定,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有證據證明他人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犯其權利的行為,如不及時制止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採取責令停止有關行為和財產保全的措施。

4、《專利法》第66條規定,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有證據證明他人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犯專利權的行為,如不及時制止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採取責令停止有關行為的措施。

5、除此之外,還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訴前停止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和保全證據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訴前停止侵犯專利權行為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對於訴前申請停止侵犯商標權、專利權作了一些細化規定。

根據上述規定,關於知識產權訴前禁令,可以簡單地歸納為,知識產權侵權行為正在發生或即將發生,如不及時制止,會給權利人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害。當然,法律對這一程序的啟動有一定的程序性要求。

三、總結及延伸

訴前禁令制度在寫入《民事訴訟法》之前,已經在知識產權相關法律規定中有所體現,這說明,訴前禁令很早就被引入知識產權侵權類案件。在其被寫入《民事訴訟法》之後,才在普通的民事案件中得以實行。在以往的司法實踐中,這一制度的理論意義大於實際意義,應用得並不多。

筆者認為,訴前禁令在給權利人的利益以及時保護的同時,對被控侵權人的利益影響也非常大,鑒於知識產權案件的專業性、復雜性,很多案件在經過實體審理之前,很難判定是否構成侵權。所以,這一制度的適用應當謹慎,需要為其設定一定的標准,當然,這一標准不應僅僅是現實的經濟利益的考量,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

㈣ 關於知識產權中的訴前禁令

所謂訴前禁令,是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在軟體著作權權利人起訴之前,出具專民事裁定書,要求涉屬嫌侵權人停止使用侵權軟體。在軟體案件之外的其他知識產權案件中,權利人同樣可以申請訴前禁令。 而先予執行是指人民法院在終局判決之前,為解決權利人生活或生產經營的急需,依法裁定義務人預先履行義務的制度。
其中的區別可以看得出來,前者是發生在產權關系中.前者是涉嫌侵權後者是已經發生侵權了.

㈤ 什麼是訴前臨時禁止令

訴前臨時禁令是指提起訴訟前法院責令侵權人停止有關行為的措施。 法院有權依照一方當事人請求,採取及時有效的臨時措施,為防止遲誤可能給權利人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害或者證據被銷毀的危險。

訴前禁令是未經庭審程序,完全依據申請人的單方申請作出的,因此對其必須嚴格限制。這也是避免司法保護這種公共資源被當事人濫用的必然要求。

中國《專利法》第六十六條賦予了中外專利權人及相關利害關系人在緊急情況下,可以在正式起訴前向法院申請責令侵權方停止有關行為的救濟途徑。這就是業內常常提及的「臨時禁止令」。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在訴前禁令過程中沒有當事人對證據進行質證的必經程序,但是法院在認定申請人提交證據效力的時候,應依職權對證據真實性、關聯性等方面進行初步審查,合理認定證據效力,而不應因訴前禁令依單方申請作出,就對申請人提交的證據不加審查一並採信。

(5)知識產權侵權訴前禁令問題擴展閱讀

根據我國有關法律和司法解釋的規定,目前在司法實踐中適用訴前禁令,實體上一般應審查以下四個要件:

(1)被申請人正在實施或即將實施的行為是否構成侵犯知識產權;

(2)不採取有關措施,是否會給申請人的合法權益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害;

(3)申請人提供擔保的情況;

(4)禁令的作出是否會損害公共利益。

申請人應提供證明其專利權真實有效的文件,包括:專利證書、權利要求書、說明書、附圖、專利年費交納憑證(如果申請人是利害關系人的,還需要提供證明其符合法定利害關系人的證據)等,以確定申請人專利未處於無效宣告程序中,至提出請求之日為有效專利。

如果申請所涉及的是實用新型專利,還要求申請人提交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出具的檢索報告。如果申請人是外國企業或個人,其委託書上的中文譯名必須和專利文件上的專利權人的中文名稱完全一致。

㈥ 訴前禁令是什麼

你好!
訴前禁令是指:提起訴訟前法院責令侵權人停止有關行為的措施。 法院有權依照一方當事人請求,採取及時有效的臨時措施,為防止遲誤可能給權利人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害或者證據被銷毀的危險。

㈦ 禁令的中國知識產權訴前臨時措施制度

法律基礎
1、國際法:TRIPs協定
TRIPs協定無疑是目前規范國際知識產權的最重要的國際條約。TRIPs協定不僅涉及對各國知識產權實體法規范的要求,而且也包含對各成員國國內執法程序規范的要求。其中關於臨時措施的制度的規定,是TRIPs協定的最主要的特色之一,也是個成員國的最基本的執法義務。協定第三部分專門規定了「知識產權的實施」,其中第3節專門規定了 「臨時措施」(即第50條), 另外在第4節「與邊境措施相關的特殊要求」的第51條規定了「海關中止放行」(應權利人請求採取措施)、第58條規定了「依職權的行動」(依職權採取措施)。
一般來講,國際條約可以成為中國法的一種淵源。然而,對於TRIPs協定,與大多數國家一樣,根據中國入世的承諾,中國也採取轉化為國內法的辦法予以執行。也就是說,中國法院在審理知識產權案件時必須依據中國國內知識產權相關立法的規定,而不會直接援引TRIPs協定的規定。
2、國內法:法律、行政法規和司法解釋
臨時禁令制度(即申請訴前責令停止有關行為)和訴前證據保全制度目前在中國僅為知識產權案件所特有。但作為臨時措施制度重要內容的財產保全制度和訴訟中的證據保全制度,在中國入世修改知識產權法律之前早已存在和執行。根據1991年民事訴訟法,在包括知識產權案件的所有案件中均可以採取訴前財產保全措施和訴訟中的財產保全和證據保全措施。另外,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七條是關於訴訟中的先予執行制度,根據該條第(三)項關於「因情況緊急需要先予執行的」規定,在知識產權民事案件中也可以採取訴中禁令。
2000年8月25日修訂並於2001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國專利法第六十一條在中國首次建立了訴前禁令制度,同時進一步明確了專利案件的訴前財產保全制度。2001年10月27日修訂並於同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商標法和2001年10月27日修訂並於同日起施行的著作權法重述了專利法第六十一條規定的訴前禁令和訴前財產保全制度(商標法第五十七條、著作權法第四十九條),同時首次在中國明確建立了訴前證據保全制度(商標法第五十八條、著作權法第五十條)。2001年10月1日起施行的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規定了訴前禁令與訴前財產保全制度。
為適用法律和完善訴前臨時措施制度,根據上述立法,中國最高法院作出若干司法解釋,對申請人的資格、管轄和受理、證據提交、擔保、裁定時限和內容、復議申請的審查、禁令解除、申請錯誤賠償、禁令有效期和違反禁令的責任等一系列具體問題作出了規定,也進一步完善了訴前財產保全制度,同時明確當事人也可以在起訴時或在訴訟中申請這些臨時措施。主要的司法解釋有兩個:一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訴前停止侵犯專利權行為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即專利禁令解釋) ;二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訴前停止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和保全證據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即商標禁令解釋)。另外,《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三十條第二款也規定,法院在著作權案件中採取訴前措施,參照商標禁令解釋的規定辦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開展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案件審判工作的通知》 也指出,對申請法院採取訴前責令停止侵犯布圖設計專有權行為措施的,應當參照專利禁令解釋執行。
專利法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均未規定訴前證據保全制度,因此權利人不能單獨申請訴前證據保全,這與著作權法、商標法的有關規定確實不協調。但2001年6月和10月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訴前停止侵犯專利權行為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開展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案件審判工作的通知》對此作了一定突破,規定人民法院在執行訴前停止侵權行為的措施時,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參照民事訴訟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同時進行證據保全。即,允許申請人在申請訴前臨時禁令的同時,申請證據保全;也只有在訴前臨時禁令申請成功並且在執行該禁令的過程中同時進行證據保全。
在現有法律框架下,在不正當競爭案件和植物新品種侵權案件中申請訴前責令停止侵權行為和訴前證據保全沒有法律依據。在有關法律法規沒有修改或者司法解釋予以明確之前,在不正當競爭案件包括侵犯商業秘密糾紛和植物新品種侵權案件中尚不能採取訴前責令停止侵權行為和訴前證據保全的措施。因此,只能在立案受理後,也就是說可以在起訴時或者訴訟中,申請禁令和證據保全的臨時措施。
總之,目前中國的訴前臨時措施制度的法律基礎可以簡單歸納列表如下(有:表示有專門規定):
專利 商標 著作權 布圖設計 植物新品種 不正當競爭
訴前禁令 有 有 有 有 無 無
訴前財產保全 有 有 有 有 依民訴法 依民訴法
訴前證據保全 可與禁令同步 有 有 可與禁令同步 無 無
(二)知識產權訴前臨時措施案件程序問題
1、申請人資格
依據有關知識產權法律的規定,有權申請法院採取訴前臨時措施的人只能是權利人和利害關系人。根據專利和商標禁令解釋的規定,利害關系人包括知識產權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知識產權財產權利的合法繼承人。獨占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可以單獨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排他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在權利人不申請的情況下,可以提出申請。所謂權利人不申請包括權利人明確表示其不申請,也包括在被許可人要求或通知權利人單獨或共同提出申請的情況下,權利人未在合理期限內予以答復或者拒絕提出申請。
2、管轄與分工
根據民事訴訟法和有關知識產權司法解釋,訴前禁令和訴前證據保全案件,由侵權行為地或被申請人住所地具有相應的專利、商標、著作權案件管轄權的法院管轄。訴前申請停止專利侵權、財產保全案件,屬於專利糾紛案件。專利案件 和布圖設計案件必須由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有管轄權的法院管轄。由於沒有金額爭議,均應當由中級法院或者依法指定的具有知識產權案件管轄權的基層法院管轄。
對訴前財產保全案件,應當執行民事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包括級別管轄、專屬管轄的規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理解《關於適用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1條第2款的批復》(法釋[1998]5號) 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訴前財產保全幾個問題的批復》(法釋[1998]29號)。
對於法院間因管轄發生的爭議,包括因同一法律事實或者同一法律關系產生的確認不侵權訴訟 、侵權訴訟和訴前臨時措施案件,有關法院要及時依法協商或者報請共同上級法院指定,按照受理在先的原則確定管轄,並將在後受理案件依法移送合並審理。
對於訴前臨時措施案件在法院內部的受理分工,由於案件專業性較強,特別是訴前禁令案件與侵權案件的性質相似,審查和判斷的標准和內容基本相同,需要專業法官及時審查決定。為此,2004年成都會議已經明確,這類案件由法院立案庭審查立案後應當立即移交負責知識產權審判的業務庭,由專業審判人員進行實體審查,確保在法定期限內作出決定。
3、文件與證據―形式要件
⑴文件-書面申請狀
根據有關司法解釋,訴前禁令書面申請狀應當載明:(一)當事人及其基本情況;(二)申請的具體內容、范圍;(三)申請的理由,包括有關行為如不及時制止,將會使權利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具體說明。
訴前保全證據書面申請狀應當載明:(一)當事人及其基本情況;(二)申請保全證據的具體內容、范圍、所在地點;(三)請求保全的證據能夠證明的對象;(四)申請的理由,包括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且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具體說明。
⑵證據
TRIPs協定要求申請人提交的證據應當是涉及以下兩個方面的「任何可合理獲得的證據」。一是證明申請人為權利持有人的證據。當然,要證明是權利持有人,同時必須證明其權利的真實有效性。二是證明申請人的權利正在受到侵犯或此種侵權己迫近的證據。另外,根據TRIPs協定第50條之5,「執行臨時措施的主管機關可要求申請人提供確認有關貨物的其他必要信息。」如認定有關貨物系假冒品的鑒證書。
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申請人提出訴前禁令申請時,應當提交下列證據:(一)證明權利主體以及權利真實有效的證據。商標注冊人應當提交商標注冊證;專利權人應當提交包括專利證書、權利要求書、說明書、專利年費交納憑證等的文件,申請涉及實用新型專利的,申請人還應當提交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出具的檢索報告;著作權人和鄰接權人應當提交能夠證明其系權利人的證據,包括涉及著作權的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著作權登記證書、認證機構出具的證明、取得權利的合同等。利害關系人應當提交許可合同、在行政主管機關備案的證明材料及權利證書復印件;未經備案的應當提交權利人的證明,或者證明其享有權利的其他證據。排他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單獨提出申請的,應當提交權利人放棄申請的證據材料;權利的繼承人應當提交已經繼承或者正在繼承的證據材料。(二)證明被申請人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權行為的證據,包括被控侵權產品,專利案件還應當提交專利技術與被控侵權產品技術特徵對比材料等。
申請訴前證據保全應當提交證明權利主體以及權利真實有效的證據。
申請訴前財產保全除提交證明權利主體以及權利真實有效的證據以外,還應當提交證明案件情況緊急,不立即採取財產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證據或者具體說明。
域外證據應當根據民事訴訟證據規則辦理法定的證明手續,特別是涉及權利主體身份的證據,一般均應當辦理法定的證明手續。但對於域外形成的物證和視聽資料,包括公開出版物,證據的真實性一般比較可靠,原則上可以直接認定其證據的形式合法性,重點審查其內容的可采性,無需辦理法定的證明手續。特別是在專利和著作權案件中,會較多涉及境外公開出版物,一概要求辦理證明手續,並不現實。但是,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並能夠舉證證明境外公開出版物的真實性存在問題,而且提供該證據的一方不能有效反駁的,則應當辦理法定的證明手續。
4、擔保、追加擔保與反擔保
⑴擔保要求和形式
根據民事訴訟法和知識產權司法解釋的有關規定,訴前禁令和訴前財產保全的申請人必須提供擔保;申請訴前保全證據可能涉及被申請人財產損失的,法院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相應的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申請人提供保證、抵押等形式的擔保合理、有效的,法院應當准許。
法院確定訴前禁令案件擔保的范圍時,應當考慮責令停止有關行為所涉及的商品銷售收益,以及合理的倉儲、保管等費用,停止有關行為可能造成的合理損失等。訴前財產保全案件申請人提供擔保的數額應相當於請求保全的數額。
對價值較大的物證採取保全措施,一般應當責令申請人提供相應的擔保。
對擔保形式主要是審查其有效性,對資信良好的企業提供的信用擔保,經審查可予認可;擔保金額的確定要合理,以足以彌補因申請錯誤造成被申請人損失和支付相關費用為限。
有的法院要求申請人在裁定之前交納一定數量的保證金,並輔以其他保證方式。在通知被申請人後或者在執行裁定過程中,也可以要求雙方協商確定因採取臨時措施可能給被申請人造成的損失額的計算方法,如按日定額計算,並以此作為申請人應當繳納的保證金的計算依據。發現申請人提供的保證金不足的,要求其追加擔保,否則立即解除臨時措施。這樣既可以保證申請人能夠及時獲得臨時措施,也可以防止當事人濫用權利。而且,這種雙方確認的計算方法也可以作為侵權訴訟中計算賠償額的依據。
⑵追加擔保
根據有關司法解釋,在執行訴前禁令裁定過程中,被申請人可能因採取該項措施造成更大損失的,法院可以責令申請人追加相應的擔保。申請人不追加擔保的,可以解除有關停止措施。
⑶反擔保
根據有關司法解釋,訴前禁令裁定所採取的措施,不因被申請人提供擔保而解除。但申請人同意解除的除外。這明顯不同於財產保全措施可以因提供反擔保而解除,禁令的目的在於防止給權利人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害,這不是僅用金錢賠償就可以彌補的。
5、裁定與通知
⑴裁定時限
根據有關司法解釋,法院接受訴前禁令申請後,經審查符合關於應當提交的證據的要求的,應當在48小時內作出書面裁定。專利禁令解釋第九條第二款規定,法院在前述期限內,需要對有關事實進行核對的,可以傳喚單方或雙方當事人進行詢問,然後再及時作出裁定。這主要是考慮到專利案件的復雜性,「然後再及時作出裁定」意味著法院可以在48小時以後作出裁定,但要求法院必須在48小時內傳喚單方或進行雙方聽證,然後盡快作出裁定。
根據民事訴訟法和有關司法解釋,訴前財產保全和訴前證據保全案件,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48小時內作出裁定。
⑵單方程序/雙方程序作出裁定
根據中國有關立法和司法解釋,訴前臨時措施可以僅通過單方程序而作出。在訴前臨時措施申請的審查過程中是否需要通知被申請人和是否舉行聽證,主要要看判定侵權可能性的難易程度和有關證據是否充分可靠。一般情況下,證據保全和財產保全措施都是通過單方程序,在不通知被申請人的情況下作出。
⑶裁定的范圍
根據有關司法解釋,法院作出訴前禁令或者訴前保全證據的裁定事項,應當限於申請人申請的范圍。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九十四條,財產保全限於請求的范圍,或者與本案有關的財物。證據保全的對象一般多為被控侵權物或者被申請人的財務賬冊等能夠證明侵權成立或者確定損害賠償數額的證據。
⑷裁定的通知
根據有關司法解釋,法院作出訴前禁令裁定等,應當及時通知被申請人,至遲不得超過5日。
⑸裁定的效力與執行
根據民事訴訟法和有關知識產權司法解釋,訴前臨時措施裁定作出後應當立即開始執行。在對訴前禁令和訴前財產保全裁定,在復議期間也不停止執行。結合有關禁令司法解釋應當至遲不得超過5日通知被申請人的要求,至遲應當在裁定作出後5日內開始執行。
6、復議
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當事人對訴前禁令裁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定之日起10日內申請復議一次。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當事人對財產保全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沒有期限的限制)。
對於訴前證據保全裁定,尚無是否可以申請復議的規定。但從正當程序要求處罰,不排除當事人提出異議的權利,法院對當事人的異議也應當審查並作出答復。
對訴前禁令裁定和訴前財產保全裁定提出復議的當事人,除了被申請人,也可能是申請人,如申請人的申請內容被駁回或者未得到全部支持。
7、裁定的解除與延長
⑴必須解除
根據民事訴訟法和有關知識產權司法解釋,申請人在法院採取訴前臨時措施後15日內不起訴的,法院應當解除裁定採取的措施。
⑵可以解除
根據有關知識產權司法解釋,法院責令申請人追加相應的擔保而申請人不追加擔保的,可以解除有關停止措施。但並不產生必須解除的後果。
復議後也可以解除。
⑶期限屆滿的自動解除與延長
根據有關知識產權司法解釋,訴前禁令裁定的效力一般應維持到終審法律文書生效時止。法院可以根據案情,確定訴前禁令的具體期限;期限屆滿時,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及追加擔保的情況,可以作出繼續禁令的裁定。
8、申請人不起訴或申請錯誤的賠償責任
根據有關知識產權司法解釋,申請人不起訴或者申請錯誤造成被申請人損失的,被申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法院起訴請求申請人賠償,也可以在申請人提起侵權訴訟中提出損害賠償請求,法院可以一並處理。
不論是哪一種訴前臨時措施,只要申請人沒有按期起訴或者是其申請錯誤,造成被申請人損失,均應承擔賠償責任。所謂申請錯誤,包括申請人所可能承擔的敗訴風險。
⑵賠償程序
被申請人應當通過提起訴訟來主張權利,不能要求直接將申請人提供的擔保財產交付被申請人。法院也必須應被申請人的請求而不能夠自行決定給予被申請人賠償。
⑶賠償訴訟管轄
對訴前禁令和訴前證據保全引起的賠償訴訟,按照侵權訴訟確定管轄,也可以與申請人提起的侵權訴訟並案審查處理。依據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97條,當事人申請訴前財產保全後沒有在法定的期間起訴,因而給被申請人造成財產損失引起訴訟的,由採取該財產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管轄。
9、被申請人違反裁定的後果
根據有關知識產權司法解釋,被申請人違反法院訴前禁令或者保全證據裁定的,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規定處理。也就是說,這屬於「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情形,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如果是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南京市中級法院曾在一案中對被申請人違反臨時禁令繼續生產出口被控侵權產品的行為,對被申請人單位和法定代表人分別予以罰款和司法拘留的處罰。

㈧ 知識產權訴前禁令知多少

知識產權侵權是民事侵權行為的一種,與一般民事侵權行為相比,有其特殊性。實踐中,當權利人發現市場上存在侵犯其知識產權的行為,一般會在證據固定後,起訴要求侵權人賠償損失以及停止侵權,但是,訴訟程序通常會經過一審、二審,耗費時間非常長。在法院最終判定侵權之前,侵權行為一直在持續,其權利也就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保護。為了避免侵權行為給權利人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害,知識產權訴前禁令制度應運而生。

㈨ 專利侵權訴訟可以申請訴前禁令嗎

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有證據證明他人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犯專利權的行為,如不及時制止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採取責令停止有關行為的措施。
申請人提出申請時,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應當自接受申請之時起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可以延長四十八小時。裁定責令停止有關行為的,應當立即執行。當事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不停止裁定的執行。
申請人自人民法院採取責令停止有關行為的措施之日起十五日內不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該措施。
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停止有關行為所遭受的損失。

㈩ 訴前禁令的分析

在對侵權可能性的認定標准上,有兩種觀點,其一是形式審查,這種觀點採用的是與證據保全相似的理論,認為是否侵權應當是庭審之後作出的裁判,要給予雙方當事人陳述、質證的機會後才能作出。訴前禁令要求法院在48小時之內作出,目的是迅速、及時的採取措施,保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因此法院不可能進行實質審查,要求申請人全面清楚的證明侵權行為的發生或即將發生,無疑是提高了訴前禁令的門檻,加重了申請人的舉證義務,不利於保護其合法權益。而且,訴前禁令要求申請人提供相應的擔保,如因申請錯誤給被申請人造成損失,還可以給予被申請人補償。其二是實質審查,這種觀點是考慮到訴前禁令的發布,是在未給被申請人相應的訴訟權利的情況下作出的,必須慎用,否則就會導致對被申請人權利的侵害,同時助長了權利人權利的濫用,造成司法資源的浪費。為了解決這兩種觀點的矛盾,平衡申請人與被申請人之間的利益,又有學者中和了前兩種觀點,借鑒其他國家的做法,提出了第三種觀點即相對實質審查,主張在審查申請人提供的材料時,將勝訴可能性納入審查范圍,但不要求申請人提供的證據能夠清楚的、全面的證明被申請人的行為構成侵權,只要能初步證明侵權存在的合理性即可。
筆者主張,在認定侵權可能性的標准上應從嚴。從訴前禁令本身的屬性看,是一種向權利人傾斜的制度,只有從嚴掌握才能防止過度失衡;從我國目前的司法實踐看,這項制度在我國剛剛開始建立,理論探索和實踐經驗都不成熟,而且依據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凡是有專利管轄權的法院都有權受理訴前禁令案件,為了防止標准不一、訴權濫用就必須從嚴掌握認定標准。筆者認為,侵權可能性的審查標准應當是依據申請人提供的單方證據,法院可以認定侵權行為可能發生或者可能即將發生,也就是說,法官通過自由心證和審判經驗,依據申請人的單方證據,內心可以確認侵權行為的發生或者即將發生。因為未加庭審質證的單方證據本身也無法證明侵權發生的必然性,只能證明可能性。
在認定侵權可能性的過程中,需要對兩個方面進行審查,一是申請人知識產權權利的有效性審查,包括申請人主體的有效性和客體的有效性,即申請人是知識產權權利人或符合法律規定的利害關系人;涉案知識產權處於有效存續期間內。二是被控行為侵權可能性審查,這需要依據申請人單方提供的證據對涉案知識產權和被控客體進行對比分析,按照一般知識產權案件的審查標准,進行是否存在侵權可能性的判定。需要指出的是,雖然在訴前禁令過程中沒有當事人對證據進行質證的必經程序,但是法院在認定申請人提交證據效力的時候,應依職權對證據真實性、關聯性等方面進行初步審查,合理認定證據效力,而不應因訴前禁令依單方申請作出,就對申請人提交的證據不加審查一並採信。 法院在審查是否發布訴前禁令時考慮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如果不發布訴前禁令,被申請人正在實施或即將實施的行為能否給申請人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害。美國作為禁令制度發展比較完善的國家,其法院在認定是否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害的時候,一般採取推定的方式,即申請人證明了勝訴的可能性,就推定損害的難以彌補性,勝訴可能性越大,損害的難以彌補性就越明顯。在1983年寶麗金訴柯達案 (Polaroid&nbspv.& nbspEastman&nbspKodak&nbspCo.)中,聯邦巡迴法院認為「柯達公司試圖通過支付超額賠償金以達到繼續對寶麗金侵權的目的,這是對專利權的誤解,如果侵權行為在繼續,從而可能對專利權人造成將來的損害,單純的金錢賠償是不充分的。如果確認了專利的有效性和侵權行為的存在,法院就推定構成即將發生的不可彌補的損害」。
筆者認為,以勝訴可能性推定損害的不可彌補性有其合理因素,突出了知識產權案件的特有屬性,但是將損害的不可彌補性作為依附於勝訴可能性的一個因素,簡單的進行推定是不恰當的。從廣義上說,知識產權具有時間性特徵,任何在其有效期內對其支配權的非法侵佔,造成的損失本身就是無法彌補的。因此,訴前禁令中所指的「不可彌補的損失」應作狹義上的理解。是否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首先應當考慮的是損害是否可以通過賠償損失的途徑進行救濟,如果是可以用金錢補償的損失一般不應認為是不可彌補的,不可彌補的損失通常是指非財產性權益的損害,如商譽損害,市場份額減少,競爭優勢喪失等。除財產權益損害之外,還應考慮被申請人的賠償能力,也就是說,如果預期損害將遠遠超過被申請人的賠償能力的話,也應認為損害是不可彌補的。 此段作者:紀曉昕

閱讀全文

與知識產權侵權訴前禁令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
珠吉轉讓 瀏覽:191
商業住房貸款年限55歲 瀏覽:148
2013工商局個人總結 瀏覽:712
馳名商標申請的條件 瀏覽:778
工商局和公安局哪個好 瀏覽: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