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創意雕刻作品專利在什麼地方辦理
您這種創意雕刻作品是屬於藝術創作還是,一套工藝流程性的方法,如果是方法的就可以申請專利保護,如果是作品可以申請外觀專利或者版權保護,您可以去知助俠網站讓專業的知識產權顧問幫您解決一下
2. 鴻鑫雕塑的雕塑作品有取得過什麼專利嗎
有的,我在網上看到的資料:鴻鑫雕塑共取得過兩項專利:在2016年度,創造發明了一款名為《可調節紅酒架》的作品,以此取得了兩項專利,分別是外觀設計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
3. 黃河母親的雕塑侵權案
凝聚藝術家心血和智慧的著名城雕「黃河母親」,在其著作權人毫不知情、也未許可的情況下,忽然在陝西省合陽縣被人粗俗復制,且以獲利為目的進行公開展覽……
我國著名雕塑家何鄂女士在仔細觀看了復製品照片、音像資料後憤怒了。它完全模仿、抄襲了原作,而且手法粗劣,歪曲、醜化了原作人物形象與精神內涵。她認為,這是對雕塑藝術的褻瀆和誣蔑,是對知識產權的嚴重侵犯。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之規定,「黃河母親」雕像原創人何鄂女士認為,復製品嚴重侵犯了其對「黃河母親」雕塑作品享有的復制權、展覽權、保護作品完整權和署名權。
據此,「黃河母親」著作權人何鄂於2002年12月7日向陝西省渭南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狀告復制「黃河母親」雕像的合陽縣洽川風景區旅遊船運中心和該復製品創建人盧忠敏,要求被告立即停止展出並銷毀偽作「黃河母親」雕像;在國家級及陝西、甘肅兩省媒體上向原告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賠償原告損失105萬元。 2002年3月17日,此案在陝西省渭南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原告何鄂因忙於創作未到庭,由其委託的羿克、楊卓兩位律師全權代理。
羿克律師在庭審中說,坐落在蘭州市濱河中路黃河南岸的「黃河母親」雕像,創作於1984年,作者署名為何鄂,並且該作品已在甘肅省版權局登記,載明著作權歸原告何鄂。律師在法庭上出示了「黃河母親」原作照片及《作品登記證》。繼而進一步陳述到,被告盧忠敏於2002年9月建立在洽川風景區的「黃河母親」是對原告創作的坐落在蘭州的「黃河母親」的抄襲和非法復制。
羿克律師出示了被告「黃河母親」與原告「黃河母親」雕像的大幅照片,指出被告作品與原告作品具有實質相似性。具體表現:一、兩者在表現主題上完全一致,都是以母親形象表現黃河,以母親與小男孩表現黃河與中華兒女的養育關系;二、兩者構圖完全一致,人物姿態都是橫卧式,母親動作都是右臂前曲,支撐身體,面向右;小男孩都是自左向右,面朝前方。三、表現手法完全一致,人物頭部、四肢等所處位置相同,如小男孩頭部都是位於正面觀中分線偏右,水紋及各位置比例完全相同。四、處理手法一致。如都有長發、衣紋、水紋及兩層台、紀念石碑等。
羿克律師說:「從具體點來看有18處相似。這兩件雕像除被告作品的人物表情,五官協調性,體態等方面表現手法粗劣低俗、形象醜陋外幾乎是完全相同的,連大小比例都相同。被告以粗俗的手法歪曲醜化了原告作品,極大地損害了原告作品的藝術形象。」
被告用如此粗俗低劣的手法模仿、抄襲原告「黃河母親」,且以創收獲利為目的,將一個享譽海內外,為社會提供藝術享受的城雕作品,變成了一個低劣的賺錢工具,這不僅是對原告何鄂女士的巨大精神侵害,更是對雕塑藝術的褻瀆和誣蔑?被告應依法承擔民事責任並賠償原告105萬元損失費。
被告盧忠敏,陝西省合陽縣洽川鎮夏陽村農民。他在答辯中說,用水泥沙子建造在風景區黃河心洲上的「黃河母親」雕像,是根據禹母、周文王母等四聖母典故構思創造出來的,並起名為「黃河母親」,天知道蘭州還有一個「黃河母親」。他強調農民文化低,不懂法,並說「雕像雖難看,但兒不嫌母醜」。
法庭上,被告盧忠敏出示了當初建造「黃河母親」的4張設計草圖。但原告看後認為這四張草圖並非去年繪制,它不陳舊,而是非常干凈,有明顯新畫的墨跡。法庭也未予以認定。
法庭調查中,被告承認他建造的這個雕像沒有政府部門核發的證書,更無當地建設部門核發的工程證書。他本人也不具有城市雕塑創作設計資格證書,只是投資13萬多人民幣就把「黃河母親」建造起來了。
法庭還出示了全國城市雕塑建設指導委員會給渭南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信函和西安美術學院雕塑系的認定意見,這兩份材料證明了被告的雕像及其構思、構圖均與原告的雷同,並指出兩者構思、表現手法、處理手法的一致性。
被告對此沒有疑義,在法庭調解階段,被告盧忠敏承認侵權,同意銷毀復製品、公開道歉,但稱無錢賠償。法官宣布調解無效,宣判日期另行通知。
蘭州市作為全國24個專利試點城市之一,一貫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在得知「黃河母親」雕像被粗俗復制後,蘭州市知識產權局領導即主動上門找原創作者何鄂女士了解情況,提出對其作品進行知識產權保護。
一審判決被告賠償12.9萬元
今年3月初,蘭州市知識產權局將這一侵犯著作權案,上報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同時還向陝西省知識產權局作了通報,請求關注此案。3月17日,該案在陝西省渭南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蘭州市知識產權局局領導驅車700多公里旁聽了案件審理。
4月19日,「黃河母親」雕塑原創作者何鄂向蘭州市知識產權局表示,她認為陝西渭南中院對此案的判決極不公平,沒有真正體現出法律對知識產權應有的保護力度,她堅決表示要上訴。
「黃河母親」雕塑侵權案,陝西省渭南市中級人民法院於4月17日作出判決。法院認定被告盧忠敏建造在合陽洽川風景區的「黃河母親」雕塑,歪曲、醜化了原作的人物形象,構成對原告作品的侵權。判令被告立即停止展出並銷毀,在甘肅、陝西兩省的省級報刊上公開向原告賠禮道歉,消除因其侵權行為而給原告造成的影響,賠償經濟損失10萬元,精神損失1萬元,其他費用1.9萬元,共計12.9萬元。
何鄂說:「當地法院以被告非法經營未建立會計帳務帳冊、其獲利情況無法計算為由,對我的律師提供的被告78萬元之多的非法收入證據不予採信,我感到不可理解。」
何鄂在西安的全權代理律師羿克在電話中對筆者說,何鄂打這場官司,並不是為了錢,而是捍衛藝術家的合法權益。這樁案子不同於一般的侵權案,它現在已經引起了海內外廣泛關注,影響非常大。目前,此案已在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審理中。
4. 雕塑作品如何受到知識產權保護
一、著作權的內容
根據《著作權法》第十條規定:著作權(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包含以下內容:(一)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於眾;(二)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三)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的權利;(四)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五)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即以復制、表演、播放、展覽、發行,攝制電影、電視、錄像或者改編、翻譯、注釋、編輯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權利;以及許可他人以上述方式使用作品,並由此獲得報酬的權利。
二、關於作者
根據《著作權法》第十一條規定:著作權屬於作者,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主持,代表法人或非法人單位意志創作,並由法人或非法人單位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視為作者;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為作者。
三、雕塑作品的著作權歸屬
根據《著作權法》第三條第四款的規定,美術、攝影作品屬於本法保護的范圍。在《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四條第七款規定:美術作品,指繪畫、書法、雕塑、建築等以線條、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構成的有審美意義的平面或者立體的造型藝術作品。
根據上述規定,可以明確地說,在沒有作者授權、轉讓的情況下,雕塑作品的著作權歸屬作者本人。
四、雕塑作品著作權的認定及保護措施
5. 什麼是知識產權
英文為「intellectual property」,德文為「Gestiges Eigentum」,其原意均為「知識(財產所有權)」或者「智慧(財產)所有權」,也稱智力成果權。在我國台灣地區,則稱之為智慧財產權。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知識產權屬於民事權利,是基於創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業標記依法產生的權利的統稱。有學者考證,該詞最早於17世紀中葉由法國學者卡普佐夫提出,後為比利時著名法學家皮卡第所發展。
知識產權是指:公民或法人等主體依據法律的規定,對其從事智力創作或創新活動所產生的知識產品所享有的專有權利,又稱為「智力成果權」、「無形財產權」,主要包括發明專利、商標以及工業品外觀設計等方面組成的工業產權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文學、音樂、戲劇、繪畫、雕塑、攝影和電影攝影等方面的作品組成的版權(著作權)兩部分。
知識產權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科學技術方面或文化藝術方面,對創造性的勞動所完成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這個定義包括三點意思:
(1)知識產權的客體是人的智力成果,有人稱為精神的(智慧的)產出物。這種產出物(智力成果)也屬於一種無形財產或無體財產,但是它與那種屬於物理的產物的無體財產(如電氣)、與那種屬於權利的無形財產(如抵押權、商標權)不同,它是人的智力活動(大腦的活動)的直接產物。這種智力成果又不僅是思想,而是思想的表現。但它又與思想的載體不同。
(2)權利主體對智力成果為獨占的、排他的利用,在這一點,有似於物權中的所有權,所以過去將之歸入財產權。
(3)權利人從知識產權取得的利益既有經濟性質的,也有非經濟性的。這兩方面結合在一起,不可分。因此,知識產權既與人格權親屬權(其利益主要是非經濟的)不同,也與財產權(其利益主要是經濟的)不同。
知識產權包括:工業產權和版權(在我國稱為著作權)兩部分。
■發明專利、商標以及工業品外觀設計等方面組成的工業產權。工業產權包括專利、商標、服務標志、廠商名稱、原產地名稱、制止不正當競爭等。下面只指出工業產權中的一些主要類型:
△商標權是指商標主管機關依法授予商標所有人對其注冊商標受國家法律保護的專有權。商標是用以區別商品和服務不同來源的商業性標志,由文字、圖形、字母、數字、三維標志、顏色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組合構成。我國商標權的獲得必須履行商標注冊程序,而且實行申請在先原則。 商標是產業活動中的一種識別標志,所以商標權的作用主要在於維護產業活動中的秩序,與專利權的作用主要在於促進產業的發展不同。
△專利權與專利保護是指一項發明創造向國家專利局提出專利申請,經依法審查合格後,向專利申請人授予的在規定時間內對該項發明創造享有的專有權。發明創造被授予專利權後,專利權人對該項發明創造擁有獨占權,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和進口其專利產品。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即侵犯其專利權,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厲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專利保護採取司法和行政執法「兩條途徑、平行運作、司法保障」的保護模式。本地區行政保護採取巡迴執法和聯合執法的專利執法形式,集中力量,重點對群體侵權、反復侵權等嚴重擾亂專利法治環境的現象加大打擊力度。
△商號權。即廠商名稱權,是對自己已登記的商號(廠商名稱、企業名稱)不受他人妨害的一種使用權。企業的商號權不能等同於個人的姓名權(人格權的一種)。
此外,如原產地名稱、專有技術、反不正當競爭等也規定在巴黎公約中,但原產地名稱不是智力成果,專有技術和不正當競爭只能由反不當競爭法保護,一般不列入知識產權的范圍。
■ 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文學、音樂、戲劇、繪畫、雕塑、攝影和電影攝影等方面的作品組成版權。版權是法律上規定的某一單位或個人對某項著作享有印刷出版和銷售的權利,任何人要復制、翻譯、改編或演出等均需要得到版權所有人的許可,否則就是對他人權利的侵權行為。知識產權的實質是把人類的智力成果作為財產來看待。 著作權是文學、藝術、科學技術作品的原+創作者,依法對其作品所享有的一種民事權利。
△著作權。在我國,著作權用在廣義時,包括(狹義的)著作權、著作鄰接權、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等,屬於著作權法規定的范圍。這是著作權人對著作物(作品)獨占利用的排他的權利。狹義的著作權又分為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著作權法第10條)。把著作權分為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是不妥當的。著作權與專利權、商標權有時有交叉情形,這是知識產權的一個特點。
【知識產權特點】
知識產權的特點
(1)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財產。
(2)知識產權具備專有性的特點。
(3)知識產權具備時間性的特點。
(4)知識產權具備地域性的特點。
(5)知識產權的獲得需要法定的程序。
■專有性,即獨占性或壟斷性;除權利人同意或法律規定外,權利人以外的任何人不得享有或使用該項權利。這表明權利人獨占或壟斷的專有權利受嚴格保護,不受他人侵犯。只有通過「強制許可」,「徵用」等法律程序,才能變更權利人的專有權。知識產權的客體是人的智力成果,既不是人身或人格,也不是外界的有體物或無體物,所以既不能屬於人格權也不屬於財產權。另一方面,知識產權是一個完整的權利,只是作為權利內容的利益兼具經濟性與非經濟性,因此也不能把知識產權說成是兩類權利的結合。例如說著作權是著作人身權(或著作人格權、或精神權利)與著作財產權的結合,是不對的。知識產權是一種內容較為復雜(多種權能),具經濟的和非經濟的兩方面性質的權利。因而,知識產權應該與人格權、財產權並立而自成一類。
■地域性,即只在所確認和保護的地域內有效;即除簽有國際公約或雙邊互惠協定外,經一國法律所保護的某項權利只在該國范圍內發生法律效力。所以知識產權既具有地域性,在一定條件下又具有國際性。
■時間性,即只在規定期限保護。即法律對各項權利的保護,都規定有一定的有效期 ,各國法律對保護期限的長短可能一致,也可能不完全相同 ,只有參加國際協定或進行國際申請時,才對某項權利有統一的保護期限。
■知識產權屬於絕對權,在某些方面類似於物權中的所有權,例如是對客體為直接支配的權利,可以使用、收益、處分以及為他種支配(但不發生佔有問題);具有排他性;具有移轉性(包括繼承)等。
■知識產權在好幾方面受到法律的限制。知識產權雖然是私權,雖然法律也承認其具有排他的獨占性,但因人的智力成果具有高度的公共性,與社會文化和產業的發展有密切關系,不宜為任何人長期獨占,所以法律對知識產權規定了很多限制:
△第一,從權利的發生說,法律為之規定了各種積極的和消極的條件以及公示的辦法。例如專利權的發生須經申請、審查和批准,對授與專利權的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規定有各種條件(專利法第22條、第23條),對某些事項不授予專利權(專利法第25條)。著作權雖沒有申請、審查、注冊這些限制,但也有著作權法第3條、第5條的限制。
△第二,在權利的存續期上,法律都有特別規定。這一點是知識產權與所有權大不同的。
△第三,權利人負有一定的使用或實施的義務。法律規定有強制許可或強制實施許可制度。對著作權,法律並規定了合理使用制度。
【知識產權的歷史發展】
從前,特別在大陸法國家,把知識產權稱為無體財產權,列入財產權之中(與物權、債權並列)。從「知識產權」一詞在國際上流行,特別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成立之後,「知識產權」就完全取代了「無體財產權」一詞。至於把知識產權從財產權中劃分出來,則是因為知識產權有它的特點,與財產權大大不同。
知知識產權包括哪些權利,也就是說知識產權再如何分類,既是一個理論問題,又涉及現在各國法律和國際公約的規定。《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1967年)第2條第8項規定:「知識產權」包括下列有關的產權:文學、藝術和科學著作或作品;表演藝術家的演出、唱片或錄音片或廣播;人類經過努力在各個領域的發明;科學發現;工業品外觀設計;商標、服務標志和商號名稱及標識;以及所有其他在工業、科學、文學或藝術領域中的智能活動產生的產權。
根據這種規定,可以將知識產權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以保護人在文化、產業各方面的智力創作活動為內容的,包括著作權和發明權;第二類是以保護產業活動中的識別標志為內容的,包括商標權、商號權等。前一類又可分為以保護和促進精神文化為主的著作權與以保護和促進物質文化為主的專利權。
但是在實際上,在上述公約之前,1883年的《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已經有了關於「工業產權」的規定,說:工業產權保護的對象有專利、實用新型、工業品外觀設計、商標、服務標志、廠商名稱、產地標志或原產地名稱和制止不正當競爭。所以一般又把知識產權分為著作權與工業產權兩大類,在工業產權之下又分專利權、商標權、商號權等。這種分法也有道理。工業產權是涉及「產業」的,著作權則否。
現在,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智能產物應受法律保護的日益增多,知識產權的范圍也逐漸擴大。例如受保護對象又增加了版面設計、計算機軟體、專有技術、集成電路等等,而且還在增加。所以知識產權現在是一個尚在擴大中的、一類權利的總稱。
關於知識產權,有不少問題有待研究。
1893年,據《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成立的國際局與據《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成立的國際局聯合起來,組成了國際知識產權保護聯合局。1967年在斯德哥爾摩成立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1974年成為聯合國專門機構之一。它的宗旨是通過國際合作與其他國際組織進行協作,以促進在全世界范圍內保護知識產權,以及保證各知識產權同盟間的行政合作。中國已在1980年3月3日參加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同年6月3日成為該組織的正式成員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規定了6種知識產權類型,即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發現權、發明權和其他科技成果權,並規定了知識產權的民法保護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也在第七節,以八條的篇幅,確定了知識產權犯罪的有關內容,從而確定了中國知識產權的刑法保護制度。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發明獎勵條例》等單行法和行政法規也都對相關的知識產權作了規定。
1994年6月16日 《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狀況》白皮書發表
白皮書分三部分:一、中國保護知識產權的基本立場和態度;二、中國具有高水平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制度;三、中國具有完備的保護知識產權的執法體系。
白皮書說,中國政府恪守保護知識產權有關國際公約及雙邊協定的真誠立場和充分承擔國際義務的能力,得到了國際輿論廣泛的贊譽和支持,白皮書在結束語指出,世界上總有某些人視而不見中國的發展變化,不顧基本的事實,對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現狀妄加評論。對此論調,無需爭辯,事實是最好的回答。
【知識產權相關小知識】
■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日內瓦的總部
1893年,據《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成立的國際局與據《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成立的國際局聯合起來,組成了國際知識產權保護聯合局。1967年在斯德哥爾摩成立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1974年成為聯合國專門機構之一。它的宗旨是通過國際合作與其他國際組織進行協作,以促進在全世界范圍內保護知識產權,以及保證各知識產權同盟間的行政合作。中國已在1980年3月3日參加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同年6月3日成為該組織的正式成員國。
■世界知識產權日 4.26
■世界知識產權日的由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爾及利亞在1999年的提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2000年召開的第三十五屆成員大會上通過決議,決定從2001年起,將每年的4月26日定為「世界知識產權日」。4月26日是《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生效的日期。設立世界知識產權日旨在全世界范圍內樹立尊重知識,崇尚科學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營造鼓勵知識創新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環境。
■歷年「世界知識產權日」主題回顧
2001年:今天創造未來
2002年:鼓勵創新
2003年:知識產權與我們息息相關
2004年:鼓勵創造
2005年:思考、想像、創造
2006年:知識產權——始於構思
2007年:鼓勵創新
■從創新和擁有知識產權的關系看,主要有三種方式
一是自主創新獲得知識產權;
二是聯合創新(即技術創新體系中的產學研相結合)取得知識產權;
三是直接引進知識產權。
著作權:
1:著作權是依法而產生的。
2:又叫版權。分為著作人格權與著作財產權。其中著作人格權的內涵包括了公開發表權、姓名表示權及禁止他人以扭曲、變更方式利用著作損害著作人名譽的權利。
3:有以下幾條權利
(一)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
(二)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
(三)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
(四)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
(五)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
(六)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七)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的權利,計算機軟體不是出租的主要標的的除外;
(八)展覽權,即公開陳列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九)表演權,即公開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
(十)放映權,即通過放映機、幻燈機等技術設備公開再現美術、攝影、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等的權利;
(十一)廣播權,即以無線方式公開廣播或者傳播作品,以有線傳播或者轉播的方式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
(十二)信息網路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
(十三)攝制權,即以攝制電影或者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將作品固定在載體上的權利;
(十四)改編權,即改變作品,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
(十五)翻譯權,即將作品從一種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文字的權利;
(十六)匯編權,即將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過選擇或者編排,匯集成新作品的權利;
(十七)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著作權要保障的是思想的表達形式,而不是保護思想本身,因為在保障著作財產權此類專屬私人之財產權利益的同時,尚須兼顧人類文明之累積與知識及資訊之傳播,從而演算法、數學方法、技術或機器的設計均不屬著作權所要保障的對象。
6. 自己做的雕塑拿去賣,觸及知識產權嗎
你這應該是屬於平面到立體或者立體到立體的復制,著作權中權利人最重要的版一項權利就是復制權。權
也就是說,你是侵權的了。
不過貌似這種東西很常見,你的規模要是不大,估計他們也懶得去打擊你。你根據自己的情況評估吧!
7. 紫砂雕塑創新者的知識產權如何保護
1.要增強全社會特別是紫砂從業者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通過組織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專利法權》及相關法規的宣傳普及、實施知識產權培訓工作等多種形式加強宣傳和教育,逐步改變紫砂從業者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普遍薄弱的現狀。
2.要促使紫砂從業者將實施知識產權保護實行到紫砂創作和經營中。通過實行,促使紫砂創作不斷出新,繁榮發展。
3.逐步完善知識產權制度。在國家知識產權制度框架下,進一步理順知識產權管理體制,改變知識產權局、工商局、版權局等各職能部門條塊分割的現狀,提高知識產權管理效率。
4.結合紫砂藝術的獨特性,紫砂行業應該建立起完善的紫砂創作和經營制度,並結合《知識產權法》,與有關單位和部門研究制定紫砂專利管理的地方性法規、政策措施,加大知識產權保護的執法監督力度,切實保護所有從業者的利益。
5.紫砂行業對於保護知識產權具有其行業的獨特性。應該具備一手抓知識產權保護,一手抓創意精神的發揚的這種能力和認識。紫砂行業的大師和學者也應該將保護知識產權和紫砂自身創新有機結合起來,樹立「原創精神為榮、模仿抄襲為恥」的行業新風。
8. 設計成果知識產權
一、專利申請權和日後的專利權歸公司;如該員工是發明創造者,公司應按專利法及實施細則相關規定獎勵。
二、著作權歸個人,如是集體創作,則歸集體;有約定,從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