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金融危機知識產權

金融危機知識產權

發布時間:2022-04-22 23:17:52

㈠ 金融危機做什麼行業比較好

金融危機,在危險中也存在著機遇,就是看你如何把握。據我對市場的了解,金融危機,主要影響最大的就是對外貿易方面的工種。目前國家拿錢出來,擴大內需,就是帶動多邊產業快速發展,解決因金融危機所造成的國內民眾下崗,失業,無生活來源等問題。比較穩當的職業也有很多:例如,技術工種行業(有技術的),國內生產線(國民生活必需產業),知識產權(有高等文化人),國家公務員(行政人員)等,都算比較穩當,如果你有頭腦,你可以開辦公司,在逆境中發展,國家有對中小企業扶持的政策,你搞的好,也如同鳳凰搬涅磐,是種永生。

㈡ 金融危機下的國際技術貿易(急)

一、提高知識產權保護的實效,促進技術貿易的健康發展

從實務操作層面來討論,如何進一步完善和加強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並取得實效,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1.從改善外商投資環境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
我國入世以後,將進一步對外開放國內市場,正是這一市場隱含無限商機,因此眾多跨國公司紛紛看好中國市場。但外商在談及投資環境時,「除反映『四亂』(亂檢查、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官僚主義等老問題之外,有近1/4的外商痛斥日益嚴重的產品被假冒現象」。曾有一位研究中國大陸知識產權問題的西方律師指出,國際名牌公司用於全球保護知識產權的費用預算,其中約有1/3到1/2的款項都用了在中國。中國大陸的仿冒和盜版行為,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估計這種行為每年給國內外著名企業造成高達上百億美元的損失,中國政府也因此少收上千億元人民幣的稅額。有鑒於此,目前已由歐洲、美國和日本的近50家著名跨國公司在我國成立了「中國外商企業投資協會優質品牌保護委員會」;類似的組織還有在華從事農葯和化肥銷售的「植保中國協會」,吸收諸多外商企業參加,專門從事農葯方面的打假;「國際洋酒協會」則從事進口酒類的打假。上述假冒、盜版等對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將大大抵消我國為改善外商投資環境所作的種種努力,我們決不能等閑視之。
2.切實採取各種有效措施,真正落實對知識產權的保護
在全國范圍內繼續深入開展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法制意識的教育,進一步形成尊重知識產權,維護知識產權,以及打擊假冒產品和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良好氛圍和環境。使得假冒盜版和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同時在具體開展的打假活動中,必須克服地方保護主義,進一步提高執法力度,以切實強化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其次,鑒於知識產權案件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技術性,而涉外知識產權糾紛案將使案件的審理更趨復雜,因此極需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途徑,盡快培養一支具有高素質的知識產權執法隊伍,腳踏實地地從整體上提高我國知識產權的執法水平。再則,有資料表明,國內大企業中,僅有海爾、寶鋼等屈指可數的少數單位在其內部設置了統籌處置專利事務的職能部門;而在國內經濟最為發達的上海市,專門從事專利代理的專業人員只有200餘人。因此,必須從更廣泛的范圍大力培養與知識產權有關的專業人才,以適應我國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日益增長的需要,同時作為一種社會分工,應該在我國入世後的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大力扶持一批向社會提供有關知識產權服務的中介機構,使之成為我國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並在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工作中發展其應有的中介服務作用。
3.正確運用法律原則,確保技術貿易成效和雙方的利益
在實施技術引進和技術出口的具體工作中,除了正確掌握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法律要求外,正確運用法律原則,提高談判與簽約技巧,也是確保技術貿易成交以及雙方利益的重要環節。在技術貿易中確保對技術供方的知識產權實施有效的保護,通常是實現技術貿易成交的關鍵。因此,企業在技術引進中,主要應是如何保護好外方的知識產權不受侵犯;而在技術出口時,則應如何確保我方企業的知識產權的權益不受損害。然而同樣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掌握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全面知識,才能確保自己在談判與簽約過程中不致上當受騙。
1)在技術引進中如何保護外方的知識產權
(1)對專利技術的保護
在談判簽約的過程中,除了嚴格按照我國《專利法》的規定向外國專利提供保護外,還應特別採取如下措施,以保護供、受雙方的利益不受損害:
a.為防止外國不法商人把剽竊或仿冒他人的專利技術轉讓給我國,我方企業在談判簽約時,必須堅持如下原則:即外商專利技術持有人必須通過「鑒於」條款,確保其有效擁有該項專利技術,否則,不論其條件如何優惠也不應簽約,以免日後被莫名其妙地捲入專利訴訟糾紛之中。
b.為保護外方的專利技術不致於在引進後被無限制地擴散使用,我方在與外方簽約時,應就該項專利技術引進後的合作范圍和使用期限的問題訂立明確的條款。
c.為切實維護外方專利技術持有人的正當權益,供、受雙方在合同中通過授權條款,明確專利許可的形式,以及受方可以把利用該項技術生產的產品銷售到哪些國家或地區。
d.在技術引進合同期滿而外方專利並未超出有效保護期的情況下,應該按照專利制度的規定,與外方協商確定我方如何繼續使用該項專利技術的問題。
(2)對專有技術的保護
除了通過《反不正當競爭法》、《民法通則》、《刑法》等行政法規保護外方的專有技術外,還應在談判簽約過程中採取如下保護措施:
a.在達成技術引進合同之前,先與供方簽訂有關供方專有技術的保密協議,承擔必要的保密義務,並支付相應的保密費用。
b.應在合同中明確同意我方在技術引進合同期滿後,繼續承擔一定期限內的保密義務。
c.應允許供方對我方接觸專用有技術的人員進行必要的限制。
d.應允許供方對我方使用其專有技術生產的產品銷售區域進行合理的限制。
(3)對技術引進涉及的外國商標的保護。
a.為維護外方商標的信譽,我方使用外方商標的產品質量,必須與原商標產品質量相符合。
b.外方應有權對我方使用其商標的產品的生產或銷售,進行必要的監督與指導。
c.經過努力之後,我方使用外方商標的產品質量如仍不能符合原商標產品的質量時,外方應有權中止我方繼續使用其商標。
d.技術引進合同期滿後,外方有權停止我方繼續使用其商標,除非雙方另簽協議。
(4)對計算機軟體的保護
a.外方可在中國計算機軟體登記管理中心登記其軟體,其軟體登記憑證將作為日後軟體版權爭議訴訟的證據。
b.計算機軟體許可進口合同在進行合同登記後,合同中規定的進口數量,即可作為國內市場防止假冒和非法拷貝的管理基礎。
c.為了防止外國軟體被任意擴散使用,我方應在軟體許可合同中同意外方對其軟體使用范圍和地區加以必要的限制。
2)在技術出口中如何保護我方的知識產權
(1)對我方出口專利技術的保護
鑒於專利技術的保護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徵,因此,我國的專利技術要在技術引進國家得到法律保護的前提條件是,必須向該國專利局提出專利申請,並取得該國的專利權
(2)對出口專有技術的保護
資料表明我國技術出口貿易中的專利技術出口沒有超過10%,其餘大都為專有技術的出口。因此,對出口專有技術的保護問題顯得十分突出。然而事實上世界各國對專有技術的保護手段尚不完備,但通常仍可授引引進我出口專有技術的受方國家的《合同法》、《侵權行為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民法》和《刑法》中的有關規定予以保護。如參照美國對專有技術的保護慣例,可以三種方式提起訴訟:
a.以合同為依據提起訴訟,即當受方違反合同規定使用或泄露我方的某種專有技術時,我方可以違約為理由對其起訴;
b.以侵權行為為依據提起訴訟,即以受方使用不正當手段侵害我方專有技術為理由,對受方侵害者起訴;
c.以所有權為依據提起訴訟,如我方專有技術未經授權同意而由第三方使用或泄露,我方即可以自己的專有技術所有權受到侵害,對其提起訴訟。
(3)對出口商標的保護
從某種角度來說,我國技術出口企業對商標注冊的重視程度,往往不及對申請專利技術更為關注。由於目前商標注冊的國際慣例,一是注冊在先原則,二是領土延伸原則,也就是說如果我方的商標沒有在對方國家注冊,或者遲於搶注者申請注冊,則由我方出口技術生產的產品在該技術引進國就得不到相應的商標保護。因此我國企業出口含有專利技術的成套設備或關鍵設備之前,應將專利權和商標權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向有意引進我國技術的國家申請專利時,應當同時考慮用該項技術和設備所生產的產品商標注冊申請問題。
(4)對出口計算機軟體的保護
對於由我國出口的計算機軟體,無論是源程序還是目標程序,都應按《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的規定作為版權給予保護,其保護期限為50年。具體可考慮如下保護措施:
a.向技術引進國著作權管理機構辦理登記手續,以獲取日後萬一發生糾紛時,可用來提交行政處理或訴訟使用的初步證據。
b.我方軟體版權所有人在掌握了確鑿的盜版侵犯證據後,可通過受方國家相應的行政和法律機關對其盜版軟體,不論其是進口還是出口,申請海關予以扣留或銷毀。
c.為了防止我國出口計算機軟體被任意擴散使用,我方應在軟體許可合同中爭取受方同意對軟體的使用范圍和地區給以合同的限制。其次,應對軟體權利的歸屬,對最終用戶的授權以及諸如不得進行銷售、轉租、轉讓,不得進行反向工程等限制,權利人所要盡的義務與免責條件等在合同中作出明確規定。

二、充分發揮政策導向作用,引導技術貿易健康發展

及時修訂和發布利用外商投資,以及鼓勵我國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和促進高新技術及其產品出口的導向政策,為對外合理引導外資投向,重點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對內進一步鼓勵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為技術出口提供堅實基礎創造有利條件。
1.關於利用外商投資的新政策
實踐表明吸引外資已是我國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重要渠道。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利用外資已經取得了很大成績。1997年底經國務院批准,由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和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發布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簡稱原《目錄》),在為引導外商投資的工作中曾經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隨著2001年12月我國加入WTO,成為WTO正式成員以後,為了履行我國加入WTO所作出的庄嚴承諾,我國的利用外資政策必須與世貿組織的相應國際規則相銜接。其次,為了進一步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通過吸引外資,重點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現代管理和專門人才,為促進新時期我國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國有企業的改革發揮更大的作用,經國務院2002年3月4日批准,由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和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2002年3月11日發布了新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簡稱新《目錄》)
2.關於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政策。
為了推動我國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增強信息產業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帶動傳統產業改造和產品升級換代,進一步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我國已於2000年7月11日發布了「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並於2001年1月4日由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信息產業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國家外匯管理局和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軟體出口有關問題的通知》。
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國家明確要求:
(1)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要規范和加強軟體著作權登記制度,鼓勵軟體著作權登記,並依據國家法律對已經登記的軟體予以重點保護。
(2)為了保護中外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任何單位在其計算機系統中不得使用未經授權許可的軟體產品。
(3)加大打擊走私和盜版軟體的力度,嚴厲查處組織製作、生產、銷售盜版軟體的活動。公安部、信息產業部、國家工商局、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版權局和國家稅務總局要定期開展聯合打擊盜版軟體的專項斗爭。
為了促進軟體出口,國家已明確規定:
(1)注冊資金在100萬人民幣以上(含100萬人民幣)的軟體企業,可享有軟體自營出口權。並可向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申請設立境外分支機構。
(2)軟體出口企業可向外經貿主管部門申請中小企業和國際市場開拓資金,以擴大軟體出口和開拓國際市場。
(3)鼓勵軟體出口型企業通過GB/T1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專門針對軟體行業的CMM(能力成熟度模型)認證,並可申請相應的認證費用資助。
(4)軟體出口企業將在信貸,出口信用保險,稅收和結匯等方面獲得相應的政策優惠。
(5)在軟體出口管理方面,將由中國電子商務中心的MOFTEC網站上設立的《軟體出口合同在線登記管理中心》,實現軟體出口合同的在線登記管理,並由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和中國軟體行業協會共同負責協調和維護軟體出口的經營秩序。
3.關於擴大和促進機電產品出口的新政策
為了推動機電產品的擴大出口,國家計劃委員會、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機械工業部和電子工業部曾於1996年底聯合起草了「關於『九五』期間進一步擴大機電產品出口的意見」,(以下簡稱原《意見》),經國務院批准,於1997年2月正式發布和實施,曾經對擴大我國機電產品的出口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隨著國民經濟第九個五年計劃的結束,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國家計劃委員會,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財政部、信息產業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和國家質量檢驗檢疫總局又於2001年10月聯合起草了「關於『十五』期間進一步促進機電產品出口的意見」(以下簡稱新《意見》)。經國務院批准,於2001年11月3日正式發布和實施。新《意見》由「指導思想和奮斗目標」;「繼續實施以質取勝和科技興貿戰略,大力調整出口產品結構」;「加強機電產品出口生產體系建設,進一步優化機電產品出口企業結構」;「實施『走出去』開放戰略,加大開拓國際市場的力度」;「優化機電產品出口貿易方式結構,實現貿易方式多元化」和「綜合運用多種經濟手段,進一步促進機電產品出口」等六大部分三十二條組成。新《意見》對於促進新時期我國的技術貿易進一步指明了方向。同時也對我國機電產品出口企業如何正確實施知識產權保護,確保中外雙方利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實上,如果光是單純地擴大機電產品出口,這還僅僅是貨物貿易范疇中的事情,相比之下,它的成效還是有限的。只有以技術轉讓為主線,帶動機電產品的出口,才能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綜上所述,國家的經濟管理部門無論是在技術引進,還是促進擴大技術出口方面,都已及時制/修訂起著重大導向作用的政策文件,為開展上述相關工作指明了方向,接下去要做的事情應是如何使這些綱領性政策導向得到認真的落實。

三、加強管理力度,確保技術貿易健康發展

1.正確執行政策,堅決克服盲目重復引進的勢頭
鑒於我國已經正式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為了進一步規范我國的技術進出口管理,維護技術進出口秩序,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健康發展,並和國際慣例接軌,國家相關主管部門加快了立法的步伐。目前已先後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進出口管理條例》、《技術進出口合同登記管理辦法》、《禁止進口限制進口技術管理辦法》、《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管理辦法》等一整套行政法規和部門規定,同時也先後發布了《中國禁止進口限制進口技術目錄》(第一批)、《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以及上述新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和《指導外商投資方向規定》,因此我國的技術引進和技術出口的管理工作已經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從某種意義來說,我國的技術進出口管理已不再處於無法可依階段。當前面臨的主要任務應是如何加強依法管理的力度,將現有的政策導向真正落到實處。由於我國長期處於計劃經濟的管理模式,盡管目前正處於轉型時期,但計劃經濟管理模式的影響還或多或少地存在於各個經濟管理部門和各個地區。它們往往不是根據本部門和本地區的實際情況,認真分析國內外市場需求和供給體系的變化,從實際出發,量力而行,正確選擇有可能形成本部分/地區比較優勢的領域,而只是出於本部門/地區的局部利益,盲目重復引進和建設最終並不能發揮經濟效益的技術項目,造成了極大的浪費。更有甚者,某些西方國家借著全球國際產業結構調整的機會,為了保護自己的資源和環境,不顧對技術引進方的資源和環境造成嚴重破壞的後果,將一些技術落後,資源消耗嚴重,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的項目,輸出到我國的事例也時有所聞。
2.正確掌握原則,防止禁止出口限制出口的技術流失國外
同樣地我國擁有的諸如景泰蘭、雙面綉、工藝陶瓷、人參栽培、雲南白葯等許多傳統工藝技術,為國家之瑰寶,其技術產品行銷世界各地,市場銷售長盛不衰。因此一些外商總是千方百計想從我國搞到這些傳統工藝技術,如果在管理上稍有不慎便會流失到國外。而對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出口管制條例》管轄的核材料、核設備和反應堆用非核材料及其相關技術;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兩用品及相關技術出口管制條例》管轄的「核兩用品及相關技術出口管制清單」所列的設備、材料及相關技術和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監控化學品管理條例》管轄的可作為化學武器的第一類化學品,作為生產化學武器前體的第二類化學品和可作為生產化學武器主要原料的第三類化學品及其生產技術、專用設備的出口,如在管理上稍有疏忽,則將會造成極其嚴重的政治影響。

因此,在新的歷史時期,依法對技術進出口進行管理,不僅必要,而且必須加強依法管理的力度,才能確保我國的技術進出口沿著健康發展的道路向前邁進。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㈢ 面對當前世界的金融危機,我國如何增強競爭力

自主創新是增強金融危機中的產業競爭力的戰略選擇
來源:www.rdccn.com 索維爾研究及數據中心
當前,歷史罕見的國際金融危機正給我國經濟帶來嚴重沖擊。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指出,應對危機要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把結構調整和自主創新作為保增長的主攻方向。我們應以此為指導,以戰略眼光審時度勢,客觀把握歷史規律,堅定地把自主創新作為應對的關鍵舉措,努力在危機過後切實形成以科技進步和創新為基礎的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新的競爭優勢。

一、百年全球歷次重大危機及其給我們的啟示

一百多年來,世界先後發生過多次經濟危機,深刻影響了全球經濟格局變化。危機前後實踐證明,凡是善於迎難而上、依靠科技銳意創新的國家和企業,都能很快擺脫危機並實現新一輪的快速發展。其做法和經驗值得我們今天借鑒。

1.技術創新是推動經濟在波動中實現穩定增長的強大杠桿。技術創新的活躍帶來經濟繁榮;而技術創新低迷,則往往成為經濟危機的重要誘因。伴隨經濟波動,一些昔日主導性產業逐步衰退,而另一些新興產業在創新的推動下茁壯成長,成為支撐經濟復甦和新一輪發展的重要力量。自1788年世界上第一次經濟危機發生起,這樣的規律就反復顯現。其中美、日、韓三國在危機中的各自發展就是有力證明。

(1)美國在大蕭條後依靠技術創新迅速進入以重化工為主的工業化發展高峰期。20世紀初,美國通過石油開采、冶煉、電力與電氣技術創新,推動鋼鐵、汽車、化工、電氣等產業快速擴張。自汽車工業採用流水線作業的重大技術革新後,生產能力迅速增加,汽車銷量於1929年突破500萬輛。但隨著投資被過度挖掘,主導產業大量生產過剩,加上制度性因素等導致大蕭條爆發。在大蕭條動盪期間,通訊、化學合成、有聲電影等新技術逐步成熟,推動電信、無線電、合成材料等新興製造業及文化創意產業迅猛發展,帶動了經濟回升,到1939年美國逐步轉入以重化工為主的工業化發展高峰期。大蕭條導致經濟倒退了近30年,而新一輪技術創新則使美國經濟只用了8年就基本得到恢復。

(2)日、美兩國在石油危機後依靠技術創新使得節能型、低耗能產業迅速崛起。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時,日本因能源嚴重依賴進口受損最為嚴重。但日本大力推進「節能技術革命」,加快新能源利用技術以及節能技術的自主研發,引導和推動產業結構重心向電子機械、家用電器等低耗能產業轉移。同時,抑制傳統產業規模擴張,鼓勵企業技術改造與設備更新。如造船業實施擴能控制,注重加強船型開發,競爭力大幅增強,迅速扭轉了不景氣局面。在1973年以後的10年中,日本GDP實際增長了47%%,而一次能源消耗量只增長了17%%。到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時,日本受影響最輕,並大大縮短了與美國的差距。同樣,在石油危機期間,以化工、鋼鐵、汽車等「煙囪工業」為主導的美國經濟也遭受嚴重打擊。危機後的美國大力推動附加值高、能源消耗低的新興產業發展,使通訊設備、計算機、航天航空、生物工程等一批高技術產業快速崛起,成為經濟新的主導力量。1993年美國工業增長的45%%已由高新技術產業帶動,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總出口的40%%以上。同時傳統產業規模縮小,鋼鐵工業產值佔GDP比重從1.9%%下降到1.6%%;汽車工業佔GDP比重從3.7%%降為2.1%%。

(3)韓國在亞洲金融危機後依靠技術創新快速步入知識密集型產業高速發展期。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前,世界正進入「信息時代」,而此時韓國仍以重化工為主推動產業規模擴張。危機使韓國經濟遭受重創,企業大量倒閉,實際失業率高達12%,經濟幾乎陷入癱瘓。這促使韓國政府痛下決心依靠創新加速產業優化升級,國家成立科學技術委員會,頒布實施《科學技術創新特別法》和《產業結構高級化促進法》,把大學的科技撥款從8.4%提高到12%,鼓勵和支持企業技術開發,集中發展計算機、半導體、生物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精細化工、航空航天等28個知識型產業,僅3年時間經濟率先復甦。其間,韓國IT產業附加值年均增長率達16.4%%,佔GDP比重從1997年的8.6%%增加到2000年的12.3%%,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0.5%%。不僅基礎研究水平達世界一流,且汽車、電子、冶金、造船、動漫甚至美容等產業都因具有原創能力而走在世界前列。

2.支持科技創新是政府應對危機戰略舉措的核心內容。近百年來,成功應對重大危機的國家共同之處在於,在盡快穩定經濟、恢復生產的同時,著眼於危機後國際競爭力的培育,特別強調科技創新對未來發展的重要性。一是確立和提升科技創新在國家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大蕭條後,羅斯福政府提出美國科技發展的五條基本原則,為此後美國科技經濟發展戰略的不斷完善提供了基礎框架。日本在石油危機中確立「技術立國」戰略,並於上世紀90年代初經濟危機之後,將「科技創新立國」上升為基本國策。新加坡也從上世紀90年代初的經濟危機中得到啟示,於1991年成立了國家科技研究局,並開始實施第一個科技五年計劃,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較快擺脫了亞洲金融危機影響。韓國從亞洲金融危機中吸取教訓,改「出口立國」為「科技立國」,致力於建立「以科技為中心的社會」。二是將科技投入視為重要戰略投資不斷加大力度。二戰後,發達國家始終保持研發投入的穩定增長。兩次石油危機期間,美國政府研發投入占財政支出比例達5%%以上,日本在4%%左右,美日政府研發投入均佔到了國內研發總投入的一半以上。亞洲金融危機後,韓國政府研發投入劇增,占政府財政支出的比例從1997年的3.61%%上升到2001年的4.4%%。三是超前部署前沿技術研發奠定結構轉型基礎。美國特別重視把國家軍事戰略需求與經濟發展結合。80年代石油危機期間,美國提出星球大戰計劃,大力支持信息通訊、空間技術和網路技術等尖端技術研發;同期西歐18國共同制定了尤里卡計劃,重點加強計算機、機器人、通信網、生物技術、新材料等5個優先領域的研發。正是這些面向未來的技術成果,為後來這些國家經濟轉型奠定了堅實基礎。四是重視發揮科技創新政策的導向作用。早在大蕭條期間,羅斯福政府就頒布了《購買美國產品法》,規定聯邦政府必須采購美國貨物和服務,以保護本土企業。石油危機爆發後,日本政府專門制定了《特定機械產業振興臨時措施法》,對重點產業技術開發提供補貼、稅收和金融優惠。而韓國在遭受亞洲金融危機沖擊後,迅速制定了「面向21世紀的產業政策方向及知識基礎產業發展方案」,全力發展知識密集型高科技產業。五是大力支持企業創新發展。美國在鼓勵企業自由競爭的同時,不斷強化對企業創新的扶持。石油危機時,美國政府聯合企業共同實施「Sematech計劃」,顯著提高了半導體企業的技術水平,迅速扭轉了全球競爭中的不利局面。90年代以來,美國對企業的扶持向成果產業化階段擴展,突破以往僅限於「競爭前階段」的限制。而日、韓、新等國,更是把支持企業創新作為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關鍵,從研發到技術商品化和產業化等各階段都全面給予支持,幫助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

3.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是挺過危機實現快速發展的根本出路。經濟動盪往往成為企業進化的重要時機。很多世界級大公司正是因為從不放棄技術創新,危機不僅沒能擊垮它們,反而成為做大做強、跨越發展的難得機遇。一是始終保持旺盛的研發活力。一百多年來,這些世界級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新的產業。現代化學工業發展始於杜邦、拜耳等,現代通訊業發展始於貝爾等,現代汽車業發展始於福特等,現代鋼鐵業發展始於奧鋼聯、新日鐵等,現代計算機產業發展始於IBM、英特爾和微軟等。全球跨國公司擁有世界70%%的專利和2/3的研究開發經費,而美國85%%的發展研究、60%%的應用研究和16%%的基礎研究均由企業完成。二是致力於在產業鏈高端占據領先地位。危機中,世界級企業始終堅持開展基礎性、戰略性技術研發,通過重大技術突破佔領行業制高點。在大蕭條前後的11年裡,杜邦公司投入2200萬美元和230名科技人員,致力於合成纖維開發,於1938年研製成功世界第一種合成纖維———尼龍,從此奠定了全球合成纖維工業的基礎及杜邦在全球化學工業的領軍地位。三是以產品創新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面對危機中市場需求變化,世界級企業主動做出反應,集中開發新品。日本汽車企業抓住石油危機對小型節能車的迫切需求,迅速組織開發出可節油25%%—30%%的新車型,成功佔領全球市場,迎來了飛速發展的黃金期。到1980年汽車年產量達1100萬輛,超過美國成為當時第一大汽車生產國。四是通過適時轉型升級實現新的發展。世界級企業敏銳地把握全球最新產業發展動態,通過實施戰略轉型,獲得更大發展空間。1997年前韓國三星多元化規模擴張,核心晶元從索尼購買。危機使三星痛定思痛,大刀闊斧重組業務,將10個非核心事業部出售,全力研發自主數字技術產品,2003年一舉超過索尼,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信息公司。

百年危機史告訴我們:第一,科技創新是產業更迭和經濟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歷史表明,只有依靠創新推動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升級,受危機影響才會更小,走出危機才會更快,由此危機之後的發展也才能更為迅速。要在未來贏得一流的經濟競爭實力,就必須擁有一流的科技創新能力,科技創新必須以更快的速度超前於經濟發展,才能穩定支撐未來經濟的持續發展。第二,政府應對的明智選擇是創新發展的強力保障。危機中,政府應體現遠見和魄力,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加大對新興產業、關鍵技術領域的支持,激發企業和全社會的創新意識和創新信念。第三,企業必須具備勇於開拓創新的膽魄。企業須有敢於創新的氣魄和毅力,及時調整發展戰略,切實掌握更多的核心技術,創造更多自主知識產權和自有品牌,使企業永遠處於發展前沿。

二、美國金融危機根源及其對我國科技創新的影響

美國在依靠科技推動發展方面,有過一些成功的經驗和做法,也有沉痛的教訓和失誤。這次金融危機的發生就很值得我們反思。雖然此次危機直接表現為次貸衍生品的泛濫,但存在著宏觀調控決策失誤及監管失控等本質原因,其他深層次根源還在於網路經濟泡沫破滅後,美國始終缺乏足夠的創新成果支撐新產業興起以彌補網路經濟收縮,導致經濟增長乏力。二次大戰以後,美國和前蘇聯爭霸,投入大量財力用於軍品研發,並在其他高科技領域支持與軍事有關的科技活動,結果催生了通訊、計算機、互聯網等新的技術,這些技術後來轉入民間成為20世紀90年代美國乃至全球新經濟發展的引擎。美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國防科技民用化的拉動作用十分明顯。一般而言,成熟的軍事科研成果轉為民用的時間大約在10—15年左右。1990年以後隨著冷戰結束,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超級大國,在失去了競爭對手後,美國就失去了大量投入軍事研發的動力,國防預算從1990年占政府支出的23%%下降到2000年的15%%,冷戰時期積累的尖端科技成果基本挖掘殆盡,而新一輪重大技術創新又遲遲未能產生。同時,國家整體科技投入尤其是基礎研究下降,研發投入每年減少5%%,以至於在進入21世紀以後,美國已無更多新的軍事尖端成果可轉入民用,再沒有重大技術發明及其新興產業出現。布希政府採取保守的科技政策,包括削減科技顧問專家數量,禁止胚胎幹細胞研究等。雖然美國仍保持強大的科研實力,也不斷有一些科技成果出現,但這些零零星星的成果還不足以從根本上驅動經濟的高速增長。科技進步下滑使美國經濟失去了穩定增長的源泉動力。2000年中期美國經濟開始衰退。為刺激經濟,美國不是繼續依靠科技,而是轉向了金融和房地產。美聯儲13次連續降息。隨著銀行資金借貸成本大幅度下降以及放貸條件的放寬,大批不夠條件的購房者也能獲得貸款。當一個國家把它的競爭力寄託在沒有可靠實體支撐的虛擬手段上時,危機就產生了。金融機構為追逐自身利潤在「次貸」基礎上設計出眾多金融衍生產品,並沒有取消風險而是向外轉嫁甚至加劇了風險。「次貸」確實刺激了住房投資,由此美國經濟得以迅速回升,但同時住房需求猛增,房價一路攀升,導致2003年中期經濟出現過熱,於是折騰回來美聯儲再連續13次提高利率,結果使得本來收入很低的購房者終因月供過高而承受不了,最終金融和房產泡沫的破裂導致美國以及全球金融危機。一個依靠幾次重大技術革命奠定世界霸主地位的國家,卻在這次發展中因丟失科技驅動而走向邪路,教訓是沉痛的。

第一,經濟發展不能失去實體經濟的穩定支撐。實體經濟是國家尤其是大國經濟穩定增長和發展活力的根基,也是技術創新的源泉和載體。抵禦風險和抗擊危機的途徑是靠經濟實力,而增加經濟實力的有效辦法是通過技術創新提高產業的附加值,實現財富的持續增加。當不注重產業發展時,技術創新自然失去需求和動力。而沒有重大技術革命所催生的新興產業出現,就適應或支撐不了經濟周期性變化發展。從戰後至今,美國實體經濟創造的GDP佔比已從1950年的61.78%%下降到2007年的33.99%%,特別是作為實體經濟主體的製造業貢獻GDP佔比也從1950年的27%%下降到2007年的11.7%%;而同期虛擬經濟創造的GDP佔比則從11.37%%上升到20.67%%。美國實體經濟的衰落、經濟虛擬化程度無限制擴大,削弱的不是科技,而是經濟的持續增長和抗風險能力。美國政府似乎已經意識到問題所在,在下一年度的1萬億預算安排中,強調對科學的投入將是強制性的,並對新能源投資採取激勵政策。當選總統奧巴馬已提出大力支持科學研究的一攬子計劃,包括在未來10年將研究經費增加一倍,永久性實行研發投入減免計劃,利用新技術改良農作物,成立總統科學顧問委員會,設立國家首席技術官,重建國家航空航天委員會,取消對幹細胞研究的禁令,並重點資助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的技術開發等。

第二,經濟增長不能失去企業創新的微觀基礎。實體經濟或產業經濟主要靠企業,這是經濟增長和技術創新的主體。當美國削弱了實體經濟也就丟掉了產業和企業,創新失去基礎。受虛擬經濟短期高額回報的誘惑,美國製造業大量萎縮,企業多數不生產自然更失去創新動力和熱情,行為短期化、投資盲目化現象十分嚴重。據有關調查顯示,近年來有相當多的美國製造企業從事各類虛擬經濟活動,技術創新和產品製造對企業家的吸引力不斷降低。如美國福特公司盡管是一家超大型製造業企業,但其2007年稅前利潤中,僅有8億美元來自汽車銷售主營業務,而有50億美元來自於信貸租賃等金融業務。因此,重視企業對國家發展的影響,重樹企業創新信心,激發產業活力至關重要。

第三,持續發展不能失去優質投資的良性循環。投資的質量決定著經濟的質量。當經濟遇到萎縮,需要刺激投資啟動需求,但投資短期看數量長期則在質量。美國的低利率政策導致社會投資預期收益率降低,其刺激出來的主要是低質量投資。而靠低質量數量型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必然是不可持續,長期這樣的政策勢必要出現金融危機。應該通過支持創新來刺激投資。符合市場需求的任何一種技術創新都會使得投資收益上升,由此推動企業投資上升和財富的大量增加,使投資創造應有價值,實現經濟的持續發展和良性循環,這樣的投資才是優質投資。金融危機發生後,美國政府危機救助計劃也不斷調整,從最初的財政資金主要用於購買低質量金融資產,到目前更加重視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當選總統奧巴馬提出要在未來10年內投資1500億美元重點支持新能源發展,希望以此為美國未來經濟提供新的支撐。

美國金融危機擴大,全球經濟明顯減速,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逐漸顯現。這場危機給中國的創新發展帶來機遇也帶來嚴峻挑戰,化「危」為「機」的關鍵還是要依靠科技創新迅速提升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危機為科技創新帶來新的機遇:第一,危機使企業的創新需求更加旺盛。高附加價值、低資源消耗、高生產效率、低生產成本的產品和技術將更受青睞。危機面前只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有品牌產品的,基本都無大的風險,企業業績不降反升。困難和倒閉的是那些低端生產沒有創新的企業。南京協和化學公司雖然經營建材原料,但其堅持新品開發,仍使主營業務增長50%%多。第二,危機使企業創新成本大大降低。無論是人員薪資、設備價格、製造費用等都會有明顯下降,可以用更低的成本獲取更加優質的創新資源。南通恆力集團為新上工業絲項目從國外引進設備,去年不僅價格昂貴而且談判附加條件苛刻,現在卻迅速達成意向協議,且報價降了一半左右。第三,危機使創新資源得以在全球范圍加速流動。受危機影響,更多的跨國公司為集中資源、降低成本實行外包,這將給中國企業帶來新的市場資源。同時,國外先進技術、成果、人才、科研機構也將向外尋求發展空間,國際間優質創新資源的互動明顯增強。今年江蘇舉辦跨國技術轉移大會,成效顯著。第四,危機使企業及公眾的知識產權意識明顯增強。更多的企業意識到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要性,申請和維權的意識明顯增強。今年前三季度江蘇企業專利申請同比增長60%%以上。崑山好孩子集團平均每天兩項新設計,新品儲備量已達兩年以上,今年產品價格逆勢上漲15%%。第五,危機使優秀企業獲得新的發展空間。危機中將有一批企業倒閉被淘汰是正常的,同時危機使那些未被有效利用的存量資源和市場空間得以釋放,從而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有品牌、創新能力較強、創新產品市場潛力大的企業騰出了新的發展空間。經過危機的洗禮,一定會出現一批更加具有創新和創造能力的優秀企業。

當然,危機本身所固有的特性也不可避免地給科技創新帶來嚴峻挑戰:第一,市場需求萎縮可能影響創新產品供給。當前國內外市場對投資品和消費品的需求出現下滑,由此高品質、高技術含量、高價格特徵的創新型產品的市場銷路也將縮窄,開辟新市場的難度有所加大,新產品開發及市場推廣將放緩。第二,資金全面趨緊可能影響創新經費投入。金融危機使資金供給普遍緊張。同時,企業盈利水平下降,直接導致研發經費不足,並將影響政府收入來源。由此無論政府還是企業都將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較多地增加創新投入的意願和現實能力會降低。第三,創新風險放大可能影響創新產出預期。創新活動本身就具有不確定性和風險性,而危機將這種風險進一步放大,降低了對創新成功率和收益率的預期。受此影響,銀行、社會資本對創新創業的觀望情緒將明顯增強,尤其是創新發展所需要的風險投資萎縮,企業的創新信心和社會支持創新的活動會受到抑制。第四,短期救急的迫切性可能影響創新的長遠部署。創新是一種著眼於未來的行動,創新投入發生於現在,而創新產出則只能體現在將來。在危機情況下,各種現實的困難、障礙接踵而至,使應急救急成為人們優先考慮的任務。科技創新的重要性雖仍被認可,但在具體操作中難以得到現實的關注,對創新的長遠規劃和部署會更多的讓位於短期救急的迫切任務。對此我們應給予充分重視,進一步堅定信心、趨利避害,變不利為有利,使當前危機真正成為科技創新發展的一次重大機遇。

三、依靠自主創新克服當前危機的措施及其建議

為應對當前危機,黨中央國務院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並啟動了擴大內需、促進增長的十項措施。最近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作出戰略部署。江蘇省委、省政府迅速作出反應,其中特別強調把加快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作為應對的關鍵舉措。我們必須抓住機遇推進自主創新,加快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為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提供堅實科技支撐。

1.集中加大各級政府科技投入。困難形勢下啟動和擴大內需應多增加「科技元素」。這時候政府科技投入越大,社會示範作用就越強。危機通過優勝劣汰市場機制對存量資源進行著優化調整,各級政府應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加強對增量資源的有效配置,加大科技投入,尤其是對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重大前瞻性的產業關鍵共性技術投入,使內需的啟動更多地成為能給經濟帶來高收益回報和高質量增長的優質投入,以形成國民經濟的長期增長潛力。

2.培育發展高技術新興產業。恢復和重振經濟需要盡快培育壯大一批作為未來發展增長點和長久支撐的新興產業。應對和消除危機,不單單在於克服金融方面的問題,也不在於短期增加需求,關鍵是要依靠技術創新實現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產業經濟體系。當前是結構調整升級的最佳時期,尤其是沿海發達地區要擔負起為中國未來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重要責任,努力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中建立先發優勢。要大力發展軟體創意、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未來戰略性產業,以贏得產業發展先機。

3.迅速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產業創新發展的基礎在企業,當前困難也是企業。無論是應對危機還是持續發展,都要高度重視企業發展。經過危機時期大浪淘沙般的篩選,一部分企業被淘汰,還有相當一部分企業頑強地生存下來,要加強對這些企業的支持,引導和鼓勵企業加強自主創新,努力突破產業核心關鍵技術,掌握自主知識產權和自有品牌,盡快佔領產業技術前沿和市場,真正引導企業通過科技增強抗風險能力和未來發展的競爭能力。

4.探索發展科技金融的有效途徑。由於創新活動的不確定性、高風險性和收益長期性,依靠傳統的商業金融體系支持創新受到局限。特別在危機條件下,矛盾更加突出。必須加快探索新的符合科技創新活動特性、有效滿足創新需求的科技融資機制。從目前實際出發,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信用作用,在現行金融政策和體制框架下,積極探索設立科技支行,大力發展私人風險投資,鼓勵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和科技保險,建立並完善有效服務科技創新的專業化融資體系。

5.加強對企業創新產品應用的支持。重視做好對企業的政策服務,全面推動現有政策的落實執行。經驗表明,支持企業創新,給資金不如給政策給市場。政府是當前最大的一塊內需,也是最好啟動的一塊消費市場。要加強政府采購,完善有關工作制度和操作辦法,對企業自主開發並首次投放市場的創新產品實行首購或訂購,支持本土企業自主創新。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還要積極引導支持社會購買和使用自主創新產品。

6.大力引進海外科技人才。受危機影響,國際人才等科技要素流動加快,引進成本降低,成為我們引進海外人才的最好時機。要以更加優惠的政策、更加開放的姿態和更具競爭力的環境,大力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和團隊,支持科研單位或企業到國外收購研發機構,為危機後的下一輪發展積蓄力量。

為使應對危機的各項創新舉措取得實效,還須把握好幾個重要關系:一是當前與長遠的關系。要想經濟領先必定要使科技領先,否則一時領先終會因缺乏支撐而退回來。在大家都很關註解決眼前困難的時候,尚需多一點謀求長遠的眼光,更加註重下一輪發展,爭取在未來競爭中的有利地位,尤其是沿海發達地區須始終走在發展的前列。二是政府與企業的關系。企業由於本身經營目標與財力的局限,不可能花更多的投入在科技的前沿開發上,尤其在目前危機條件下。企業創新研發多是在政府支持的前期基礎研究上再進行商業開發,往往更多地關注那些基本成熟、現實可用、可產生預期回報的技術成果。那些帶有前瞻性基礎性公共性、需要較長時間和較大投入並帶有較大商業風險的技術研發須由政府來完成。三是高端與實用的關系。科技創新既要「頂天」,又要「立地」。在著眼未來,超前部署,瞄準國際先進水平,努力實現技術跨越的同時,還應立足現實需求,講求實效,支持企業開發適銷對路的新技術、新產品,幫助企業加強對現有生產手段的技術改造,使企業有更加厚實的創新基礎向高端攀升。四是內需和外向的關系。在出口企業和產品受到沖擊的情況下,不能因噎廢食。值得反思的不是出口多了,而是我們的產品技術檔次還不高,創新能力還不強。關鍵還要堅持依靠自主創新提高國際競爭力,更加積極地利用國際創新資源,堅定不移地推動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在國際競爭中實現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

㈣ 金融危機怎麼回事,對消費有影響不

金融危機又稱金融風暴,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
金融危機下的年底老百姓還敢花錢嗎
2008-12-12 16:38:05 來源:上海《青年報》
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給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經濟帶來嚴重影響,人們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在金融危機下的年底,中國老百姓還敢花錢嗎?記者近日在北京、濟南、南寧等地調查發現,中國老百姓並沒有出現「消費恐慌」,而是對手裡的錢怎麼花得更有價值變得「計較」起來。

金融危機「發酵」影響中國消費氣氛

記者采訪發現,金融危機並沒有影響到普通居民的日常消費,無論是城市居民還是鄉鎮農村居民,購物心態依然平穩。商場、超市的食品類、基本生活品類消費仍舊旺盛,只不過人們更加青睞購買價格實惠的商品。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消費與市場研究中心主任王強東說:「其實,人們的消費信心不足主要是國外金融危機的傳導,是一種『多米諾骨牌』效應。目前,在廣東省真正受金融危機影響的企業也只有10%,多是集中在東莞那些沒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

王強東介紹說,金融危機的「發酵」正在影響中國的消費氣氛,但實際上,中國人的購買力並沒有下降,他們手裡的錢並沒有因為金融危機到來而減少,而且到了年底,一些單位的獎金也陸續開始發放。

對大部分人來說,該買的東西還是要買的。一個現實的佐證是,盡管離春節還有一個半月的時間,但廣州餐館的年夜飯已經被預訂了40%。

中國人傳統的「節儉」意識被「激活」

大部分中國人習慣在花錢上「量入為出」,可最近10多年,「花明天的錢,辦今天的事」成為一些人的追求,於是出現了不少貸款買房、買車的人。記者最近發現,由於對未來的收入預期變得不確定,很多人捂緊了錢袋,「價格合理」成為很多人購物的重要砝碼,「能省就省」也自然成為一些人的「口頭禪」,中國人傳統的「節儉」意識被重新「激活」。

盡管家門口就是北京庄勝崇光百貨商場,但對時尚青年王依然來說,她寧願乘坐半個小時的地鐵,到雍和宮附近的一家服裝店去買衣服,原因就是那裡的衣服「價格便宜」。「節儉」意識不僅體現在購物上,帶午飯的習慣也在一些地方恢復。

無窮「消費潛力」亟待「內需內供」拉動

資料顯示,目前中國居民的平均消費率只有40%,低於世界平均水平,這說明中國人創造出來的財富大部分沒有被消費,而目前「擴大內需」正在被得到「足夠」的重視。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剛剛閉幕的200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把擴大內需作為保增長的根本途徑,明年要立足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和動力,加強社會建設加快解決涉及群眾利益的難點熱點問題。

一些專家學者認為,政府推動內需之手需要與企業促進「內供」之手密切相連,才能實現消費的有效提振。

浙江大學博士、廣西玉林師范學院學者楊天保認為,中央連續出台的刺激經濟發展有關政策無疑為穩定國民經濟吃上了「定心丸」。但企業自身也需要扭轉觀念,不斷實現科技創新和生產效率提升,以更加優質、適銷對路、服務網路便利的商品來滿足消費者需求。對個體消費者來說,切莫成為國際金融危機的「驚弓之鳥」,保持客觀理性的消費心態,把該花的錢花出去,才能稱得上是一位成熟的消費者。

㈤ 金融危機下的知識產權戰略

擁有知識產權,可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受金融危機影響會小點,甚至逆勢增長。
尤其是發明專利的數量,代表一個企業不斷創新的能力

㈥ 當今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企業應該如何渡過難關

近期股市陡然居跌,房地產泡沫驟裂,金融危機爆發,是改革開放以來所經歷最嚴重的一次,使一些在溫室環境中成長的企業手足無措,北京慧運會計師事務所(www.huwse.com)及時組織專家團隊,根據多年從業經驗中,總結出以下幫助企業在控製成本支出,平穩度過金融危機難關的相關服務。

1、財務及業務外包
據Accenture和經濟學家情報聯合會(EIU)的調查報告顯示在所有將財務會計業務外包的公司中,有57%的公司說這項大膽的投資是成功的,而其中有8%的公司認為非常成功,有大約30%的回答者說他們至少外包了部分會計業務。 調查還顯示66%將財務和會計外包的公司降低了成本,同時還有55%說財務外包能夠讓他們把精力集中到核心競爭力上。

2、資源整合,合並相關公司資源,出售不相關業務
要想在危機中留住青山,就要找准青山的根基,才能坐穩!企業一定要找准在市場上的立足點,哪一方面是在業界中佔有競爭優勢的,一定要保留並持續發展,盡可能的合並相關的公司資源,集中企業的主要優勢開展業務,做大做強,爭取做到行業巨頭。而一些不相關的資源可以出售,或者相互轉讓,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當然,不管是合並還是整頓執行的前提是合理,企業進行開源節流必須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操作。

3、加強費用預算
設想一下,企業在原來大額訂單支撐下,利潤可觀的情況下,哪家企業沒有大手大腳的花錢?為了解到一些市場信息而盲目投入,結果不盡如人意,沒有嚴格的預算體系去預測某項投入的成本效益,造成了經費在很大程度上浪費。目前,世界經濟體都在經歷經濟滑坡,企業正在尋求削減開支、改善收支狀況的良方。北京慧運會計師事務所(www.huwse.com)能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為企業在費用開銷上把好關。使企業在經濟低迷的時候,用更少的成本做更多的事情,力求用好每一分錢。

4、 出售部分股權,抱團取暖
俗話說得好「團結才是力量」。企業在金融風暴中需要資金沖破「迷霧」時,出售股權是很有誘惑力的誘餌,而上鉤者還會覺得是撿了便宜。因為風暴之前肯定一不會這么容易出售,二不會這么便宜,蛤事務所就能給為企業提供股權資源交換的平台。

5、 盤活資源
盤活資源是基於企業存在閑置或利用率不高的人力資源,物質資源以及收益不高的投資。企業正好可以利用市場蕭條時的空閑時間去發現這些劣質資源,盡快採取措施盤活資源。盤活資源包括盤活企業資金流量,資產盤活和資源盤活三個主題。

6、 加強內控
內部控制制度是現代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小企業要加強內部控制,需要結合自身特點,並在管理實踐中不斷完善內部控制系統,提高內部控制的效果。內部控制是一個有機的系統,北京慧運會計師事務所(www.huwse.com)針對內控提供三個部分的特色服務,包括成本管理、費用控制、財務基礎規范。

7、合理投資預算
合理投資預算要合理控制企業日常經濟活動,對與企業存續相關的投資活動、經營活動和財務活動的未來情況進行科學的預期(預測與計劃),保障企業資金靈活周轉。結合企業自身能力和外部環境變化,確定適度的發展規模,准確把握企業的發展方向。

8.收購兼並關聯公司
收購兼並是企業在短時期內做大做強的最佳捷徑,可以適度的企業的經營風險、債務風險。

9.創建品牌
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也著實讓他們感到了「寒冷」,然而,嚴峻的市場同樣也傳遞了另一個令人欣慰的信息,那就是擁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企業表現出了更強的抗風險能力,他們在不利的市場環境下仍然保持了上揚的發展態勢。充分體現了品牌價值占據市場的重要性。
現階段,我國中小企業的品牌影響力普遍較弱,這與其品牌意識不強、品牌建設投入不夠有關。在目前不利的市場環境下,中小企業如何安然「過冬」?抓住品牌建設這柄寶劍是上策。北京慧運會計師事務所(www.huwse.com)集中專業打造品牌名家,為企業打一尊「尚方寶劍」。

10.加強聯盟
實施戰略聯盟合作有利於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有利於企業迅速進入新的市場、擴大業務范圍,有利於企業規避此次金融危機風暴帶來的危險。像國外各種大投資巨頭,基金組織等,靠聯盟勢力始終領導市場。有附加內容

11.擴大投融資渠道
爭取增加資金來源渠道、擴大資金規模;也要努力拓寬投融資渠道。

北京慧運會計師事務為行業所想的其它部分:
1.金融界,為信貸作保障

2.地產界,新評估、新測算、新價格體系。現在的地產界還在和群眾的購買心裡做斗爭,打持久戰,但是如果開發商想盡快的回籠資金,尤其是一些並不看好的尾盤,比如說朝向,戶型,樓層不好,要重新定位。改變以往的平米售價,而是以套為單位。事務所可以幫開發商重新評估測算,單套低總價吸引

3.汽車行業,放眼青年群體。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甚至在校的大學生都拿到駕照,但是並沒有實力駕車。所以針對這一年輕人消費群體,汽車製造業需要開發出更多價格低,耗油少的車型,並且通過銀行或多行業渠道去「信用售車」,延長還款期,事務所可以評估學生的還款能力,而且通過聯盟去做信用擔保,讓更多的年輕人提早實現駕車的夢想,同時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

4.IT界,走進尋常百姓家。舉一個例子,像雷曼兄弟這樣的企業,每年花十一億美金用來購買IT產品,但金融危機產生之後雷曼倒下了,IT界這十一億美金的營業額就失去了,如何來拓展新的市場和客戶群是IT界面臨的最大問題。企業倒下了,但是老百姓是永遠的市場,IT界怎樣能重新定位品牌,適合老百姓的實惠心裡,走進百姓家。

5.通信業,實惠到底,套餐單價一貫制。一些套餐總是在保證了自己的利潤,要想擁有客戶讓客戶感到更大的實惠,那就是套餐的單價,打多少算多少。

6.中小型企業,留住青山,開源節流,把錢用在刀刃上,市場轉型,在危機中尋找契機崛起。

㈦ 談談「金融危機」是咋個造成的

★ 一個小故事看透經濟危機 ★

看下面一個小故事,3分鍾徹底明白經濟危機是怎麼來的:

從前有兩個國家:紡織國和飛機國。紡織國有一億人口,會織布做衣服,年產二億條褲子。飛機國也有一億人口,不僅會紡織,他們還會造飛機,年產二億條褲子,造十架飛機。

紡織國要賣給飛機國一億條褲子,才能買回一架飛機。兩國貿易之後,社會財富分配如下:紡織國擁有一億條褲子和一架飛機,飛機國擁有三億條褲子和九架飛機。紡織國一個人一年只有一條褲子穿,一億人只能擠一架飛機。而飛機國呢,一個人一年能穿三條褲子,九架飛機隨便坐,比紡織國的老百姓坐火車還便宜!兩國人民付出了同樣的勞動和汗水,飛機國的人均財富竟然是紡織國的3-5倍。

第2年,飛機國改變策略,決定不生產褲子了,因為他們發現只要多賣幾架飛機,就能換回幾億條褲子,足夠全國老百姓的穿用。從此以後,飛機國的老百姓都解放了,每天泡吧、出國度假旅遊、喝咖啡、到紡織國投資。。。。。。而紡織國的老百姓們呢,為了賺更多的錢,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生產更多的褲子:三億條褲子,四億條褲子,賣給飛機國賺取可憐巴巴一點生活費。

飛機國的老百姓生活越來越滋潤,工作時間越來越短,工人越來越少,喝咖啡的時間越來越長,旅遊業、娛樂業、服務業發達。而紡織國的老百姓工作時間越來越長,幾乎沒有喝咖啡的時間,娛樂業和服務業都是為少數有錢人服務。

幾年過去了,飛機國越來越發富了,連窮人,甚至流浪漢都能隨便買得起豪宅了,錢多得不得了,可是紡織國還在不斷的生產褲子,都快年產10億條褲子了,飛機國面臨危機了,面臨錢太多的危機,錢再多也不能都買褲子啊,錢太多花不出去。

看官可能糊塗了,錢太多也有危機啊?當然啊,銀行里存了幾十萬億美金的錢,對銀行家來說也不是什麼好事,他得想辦法放貸出去才能賺錢啊,不然還要支付利息。沒辦法,銀行家拚命鼓勵企業和民眾貸款,鼓勵窮人和流浪漢也貸款買房子,沒辦法,錢多也難受啊。結果房地產先漲後跌,一些窮人還不起貸款,乾脆一元錢賣掉豪宅,繼續搬回豪華出租屋。

紡織國越出口越窮,看官更不明白了吧?紡織國並沒有因為出口而富裕,卻讓飛機國越來越富,因為把自己國家生產的50%以上的商品賣到別的國家,換來別人國家5%-10%的商品,結果是飛機國富得流油,紡織國依然活在最下層,最吃虧的是以多換少的紡織國。

紡織國面臨更大的危機,本來出口褲子就沒賺多少錢,一條褲子才賺1-2元,飛機國一旦減少進口,直接導致紡織國無數人下崗失業。

這個小故事道出了經濟危機的最高機密:沒有高科技產業,依靠以多換少的出口經濟,只能越出口越窮,是製造國家之間貧富分化的危機之源!

一個國家,只有掌握別人沒有的高科技產品,才能真正變成一個強國富國,讓別國為自己打工,而不是為別國做嫁衣。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31511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此主題共分: 1 2

第1條回復: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炎炎烈日 於 2008-12-29 09:51:35.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 唐朝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秘密:絲綢 ★

中國的唐朝為什麼富強?百國朝拜?因為唐朝有絲綢!

為了得到中國絲綢,在沒有飛機、火車、汽車的時代,當年全世界的商人們騎著駱駝不遠萬里,把幾萬里的沙漠戈壁,硬生生踏出一條絲綢之路,用他們國家最珍貴的黃金、珠寶、玉器,換幾匹絲綢,帶回國就能發大財。唐朝不僅繁榮富強,而且在全世界聲名遠播。

中國賣給各國商人絲綢、茶葉、瓷器,換來的卻是大把大把的黃金和白銀,造成古代全球經濟的巨大貿易順差,唐朝是當時世界的經濟中心,歐洲和日本虛心學習的楷模。

絲綢織品技術曾被中國壟斷數百年,中國古代各朝一直嚴密控制著絲綢織造業和養蠶業的技術流傳,並禁止其流向外國。唐朝是絲綢生產的鼎盛時期,無論產量、質量和品種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絲綢的生產組織分為宮廷手工業、農村副業和獨立手工業三種,規模較前代大大擴充了。同時,絲綢的對外貿易也得到巨大的發展,不但"絲綢之路"的通道增加到了三條,而且貿易的頻繁程度也空前高漲。絲綢的生產和貿易為唐代的繁榮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看看美國中學歷史書是怎麼寫中國與西方的貿易問題:書中說,早在中國漢代,東西通商的重要通道「絲綢之路」逐漸形成,漢朝把大量昂貴的絲綢輸出到西亞。為了保護絲綢貿易,中國人一直保守絲綢製作過程的秘密。中國的統治者歷來嚴格限制外國商人,只允許他們在廣州活動。中國賣給他們絲綢、茶葉、瓷器,換來的卻是大把大把的黃金和白銀,造成巨大貿易順差。1793年,英國人要求增加貿易權利,被乾隆皇帝拒絕,他說:「西方的東西找不出一件中國用得著的。」

漢朝和唐朝從絲綢貿易獲得的經濟的空前繁榮,由絲綢之路,國外的葡萄、無花果、黃瓜、核桃從西亞傳入中國,義大利商人馬可波羅1271年來到中國再到鄭和下西洋從非洲帶回長頸鹿,書中頗下筆墨。書中摘錄了《馬可波羅游記》中關於忽必烈皇宮的描寫:「宮殿屋頂很高,大廳都由金銀鑲嵌,牆壁上雕刻著龍、鳥、牧馬人和各種野獸以及戰斗的場面。天花板上也是如此,滿眼都是黃金和圖畫。廳很寬很長,可以容納6000人的宴席。」 足見當時的中國是多麼的繁華,遠遠超越當時世界各國的經濟水平

正因為唐朝、宋朝始終領先全世界的高科技產品銷售全世界:絲綢、瓷器,在17世紀至18世紀中葉,整個歐洲甚至包括俄國,掀起過一場「中國熱」。 當時的中國被全世界推舉為「模範文明」。 當時中國對西方的影響,遠遠大於西方對中國的影響。

歷史證明:一個國家只有壟斷別國沒有的高科技,才能實現經濟真正繁榮富強,自然會變成全世界羨慕的「模範文明」

假如張無常、歷以寧這樣的「經濟學家」回到唐朝,向朝廷獻策,主張絲綢做「世界工廠,引進外資」,唐朝的發展會如何?用不了幾年,就發現絲綢技術外泄,越南、泰國、印尼都開始大規模生產絲綢,唐朝拚命提高絲綢產量,但絲綢國際價格卻越來越低,原本一斤絲綢能賣一斤黃金,最後跌到一斤白銀、一斤銅、一斤鐵。

原本只有歐洲皇家、貴族、富商才能穿得起的絲綢衣服,到最後變成非洲難民都能買得起的地攤貨。唐朝發動全國人民瘋狂大生產絲綢,卻發現越來越窮,絲綢的利潤壓到幾乎不賺錢,不消10-20年,泛濫的絲綢造成世界發生經濟危機,全世界不再需要那麼多絲綢,唐朝大批絲綢工廠倒閉,工人失業,但富裕的是全世界人民,全世界人民都有絲綢衣服穿,連路邊要飯的都穿絲綢褲子,失業的唐朝人民自己卻不一定能穿得起絲綢了。

這就是真正的經濟學。。。。。。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31511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2條回復: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炎炎烈日 於 2008-12-29 09:51:52.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 日本的強國之路 ★

日本二戰之前是世界的紡織工業大國,二戰之後轉型製造業大國,60-70年代轉型高科技大國。換言之,中國還停留在日本五六十年代的經濟發展思路!

有人說日本是外向型經濟,這顯然是一個無知的謊言。人們可以看到這樣鮮明的對比:日本外貿小小的(佔GDP15%),中國外貿大大的(佔GDP60%);

日本出口是高價出低價進,以少換多。中國出口是低價出高價進,以多換少;

日本外資法第一條,「只准許有利於日本經濟的自立和健全發展以及可改善國際收支的外國資本進行投資。」外資只佔1%。中國則門戶洞開,來者不拒,外資超過30%,國內28個產業有21個被外資控制;

日本有「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從不依賴外國消費,始終國民優先國貨優先。中國則沒有類似計劃和政策,對外依存度高達70%,本國國民是二等公民。

由此可見,中國和日本的經濟政策毫無共同之處,而且完全是相反的。

世界上只有中國,拿國家有限的資源,人民的血汗,用來為世界服務。

美國用飛機換中國的褲子,日本用照相機和汽車換中國的褲子,中國最後的結局就如同上面故事中的那個紡織國一樣,一旦飛機國的消費下降,受傷最深的反而是紡織國。

歷史的內容在不斷變化,但歷史的規律永遠沒有變過,一個民族如果不能製造別國沒有的高科技產品,不能製造別國沒有的飛機和絲綢,我們就永遠無法真正走向繁榮富強,生產別國都能生產的東西,拼價格,賣血汗,這個國家永遠富強不了。

美國、日本、德國為什麼富強?單單比較GDP總量,中國可能會在10-20年後超過美國,但是人均財富可能永遠也超不過這些國家!因為美國、日本、德國能造現代的「絲綢」:大飛機、高科技設備、電子、超導、液晶、汽車。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31511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3條回復: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炎炎烈日 於 2008-12-29 09:52:09.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 重溫「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

當年鄧小平同志提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是何等高瞻遠矚!

幾十年過去了,為什麼我們的科技水平還是趕不上去?今天的我們還停留在10萬個工人姐妹們辛辛苦苦一年做一億條褲子才能換回一架飛機的科技水平?心甘情願的變成了一個二流國家?

世界上任何一個強國,美國、日本、德國、俄羅斯,都牢牢控制著核心科技機密絕不外泄,中國的賣國經濟學家們「市場換技術」理論,不僅沒換到什麼技術,市場也丟了,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這兩年,美國的前GE總裁傑克韋爾奇很火,帶領美國通用電氣重新走向輝煌雲雲,被譽為世界企業管理大師。其實他的核心秘密只有一條:讓通用電氣放棄做別人一樣的產品,做GE獨家能做到最好的高科技產品!生產別人不會造的「飛機」和「絲綢」。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是愛迪生發明電燈泡之後,為了大規模生產電燈而創辦,後來逐步退出照明產業,轉型生產電冰箱和電視機,後來GE又放棄了這些夕陽產業。在傑克韋爾奇時代,全面轉型生產大宗高科技產品:醫療設備、飛機引擎、發電設備等。GE的發展史,其實就是一個不斷追求高科技產品,放棄低科技產品的歷史。至於他鼓吹的什麼管理理論其實大多都是成功之後的吹牛灌水,千萬別當真。所謂「真傳一句多,假傳萬言少」,正是此理。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一個成功的企業尚且如此,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如此?

歐美國家的科技研發投入,占國民生產總值最高比例在1.5%至2.6%之間。而中國1950-1979的最高年份是2.32%,平均1.28%。那時候中國自己能造衛星、火箭、高產水稻、大飛機,現在卻忙著生產褲子、鞋子、玩具。

我們中國到了80年代90年代,中國的科技投入連年減少,降低到了0.6%。汽車和電腦只能組裝和造外殼,貼個牌冒充國產貨。到了1999年,美國轟炸了中國的大使館。我們終於明白了:「歷史告訴我們,有些東西是花錢買不來的」。同年,國家召開兩彈一星有功人員的慶功大會,持續20年的「造船不如買船」的科技政策才開始慢慢扭轉

謝謝您的閱讀, 您是本文第 31511 個閱覽者 關閉窗口

第4條回復: 參與討論 推薦
作者:炎炎烈日 於 2008-12-29 09:52:27.0 發表 來自: 發送短消息

★ 貨幣沒有戰爭,戰爭的是科技 ★

再談談貨幣,中國真的窮么?真的沒有錢么?讓我們看看什麼是貨幣的本質!

更讓我們看看是什麼狗屁理論讓中國人手上沒錢的!

最近有一本很熱門的書,叫《貨幣戰爭》,說美國放棄金本位是陰謀,美元會不斷貶值,鼓勵大家收藏黃金保值。這個觀點其實是落伍的,黃金只是一種稀有的金屬而已,沒必要把它的地位抬那麼高。

一個國家真正的「黃金」,其實是別人沒有的高科技產品。貨幣只是一種易物貿易的符號,當唐朝能造絲綢的時候,不論唐朝貨幣是鐵幣還是銅幣,必定是最硬的硬通貨,所以,對唐朝和世界而言,絲綢就是黃金貨幣。當別的國家也能生產絲綢的時候,唐朝的貨幣立刻貶值,這時如果唐朝還堅持貨幣升值,腦袋一定進了水。

當年的唐朝和絲綢的關系,宋朝和瓷器的關系,就如同今天的美國和石油、高科技的關系,美國控制了高科技和石油,美元就變成了黃金貨幣,沒有石油和高科技、尖端武器支持的美元,就跟石頭一樣不值錢。這也是美國為了石油,不惜幹掉伊拉克薩達姆的深層原因。

凱恩斯的貨幣理論,貨幣發行不受金本位、銀本位的限制,每個國家都可以為本國的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貨幣資金,根本不需要依靠洋錢。解決了經濟發展最大的瓶頸:錢的問題。

凱恩斯還提出需求拉動理論,說明每個國家只要保護好勞動者,提高勞動大眾的消費力,擴大市場消費大盤,企業生產自然水漲船高,哪用得著依靠外需?

美國和西方國家早就看透了這一點,他們放棄金本位,是明智的,是高瞻遠矚的,不是陰謀,是陽謀!一個國家真正的黃金儲備,不是藏在銀行地下倉庫裡面的金磚,而是藏在國家專利局裡面的知識產權,是實實在在的高科技產品。當美國每造一架波音飛機,就相當於美國多了一噸黃金儲備。

我們要搞明白一件事情,貨幣只是一個易物交易的符號,一個國家能生產多少商品,就應該造出多少貨幣,鼓勵老百姓去消費。

所以,世界上不應該存在缺錢的國家,只存在缺商品的國家!一個國家平窮落後,不是因為他們缺錢,而是他們造出的商品太少,或者科技含量太低。

千萬不要相信外國經濟學家和賣國經濟學家們的狗屁理論,什麼股市不能有泡沫,國家要控制貨幣流通,其實這些理論,反而是讓中國陷入經濟危機的真正陷阱。

看看美國,一年GDP只有13萬億美金,卻有50萬億美金的國債。中國如果有膽子發行50萬億國債,促進內需,這次經濟危機也不會受傷這么重。

中國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閉關鎖國到改革開發,是一個正確的選擇。但是中國走市場經濟的道路絕不是為了回到解放前!讓我們走回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老路。全球化、私有化、自由化、世界工廠、外向型經濟、比較優勢等,只是這條老路的新包裝。

當美國人開動他們的印刷機,源源不斷印出美元,就能買走中國的一切:褲子、鞋子、玩具、工廠、房地產、銀行、人力,這才是天下最大的滑稽之事,中國人將永無出頭之日!

㈧ 當今金融危機的背景下,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當前位置: 浙江都市網 > 新聞中心 > 浙江 > 各地新聞薈萃 > 正文
人大代表:金融危機下必須先保護企業知識產權
浙江新聞網 發布日期:2009-01-18 20:00:36

杭州人大企業家代表:金融危機下經濟要復甦 必須先保護企業知識產權

中新浙江網1月18日電(記者 龔讀法 見習記者 王磊 鮑婷婷) 2008年的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出口市場造成了巨大的沖擊,2009年的經濟形勢不容樂觀。2009年浙江省人大會上,浙江省各地企業家代表齊聚杭州共商如何應對09年將更加嚴峻的形勢,其中,浙江杭州鑫富葯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過鑫富,闡述了自己的獨特的觀點,他提出,在當今的金融危機下,必須先保護企業的知識產權,知識產權的保護將決定著經濟的形勢。

過鑫富在接受采訪時說,浙江是中國的經濟大省,其中浙江的經濟結構主要是以出口型、加工型為主,面對嚴峻的形勢,企業需要提高競爭力,在產品和產業結構上尋求創新。其中我的企業出口的產品佔到產量的70%,08年的金融危機,使得需求量及價格出現了大幅的下降,但我相信金融危機是暫時的,在過渡階段,企業家首先要做的應該是自我保護,保護好技術專利權、商業機密等。因為企業存在的目的是為人民、為社會、為國家創造財富,這也是每一個企業家應盡的責任,企業是國家經濟的命脈。舉例來說,金融危機影響前一年,2007年我的企業利潤4億元,交稅1.7億,哪么這1.7億就是我們企業對國家的貢獻。那麼其實企業的效益,直接關繫到國家的經濟增長,經濟要想復甦,就得先保護好我們的企業。

同時,過鑫富還提到,在08年金融危機面前,中國國內市場惡性競爭的事件不斷發生,不僅損害了中國企業的形象,也直接影響到了企業的發展,最典型的就是三鹿事件,企業要發展,但不能喪失道德。再比如2007年,外省一企業剽竊了我們的商業機密,直接造成了我們經濟損失,打官司遲遲未解決,因為外省政府保護他們本省的企業,使得事件直至08年11月才解決,如果繼續這么拖下去,拖跨的只會是企業自己。目前,中國企業的基礎是好的,中國的很多產品都具備國際定價權,但是卻由於國內的惡性競爭,許多企業無奈的丟掉了國際定價權,這就直接導致了我們的產品的銷量和價格直線下降,尤其是出口這一塊,最終獲益的是中國以外的國家。所以政府要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各省政府之間對企業的保護,要有大局觀,要多從民族利益出發,否則最終受傷的只會是我們的民族,乃至我們的國家。(完)

責任編輯:王康華

來源: 中新浙江網

㈨ 知識產權 文章

我國知識產權立法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現已建立起符合國際先進標準的法律體系。知識產權法的淵源是指知識產權法律規范的表現形式,可分為國內立法淵源和國際公約兩部分。
(一)知識產權國內立法淵源
1.知識產權法律,如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
2.知識產權行政法規。其主要有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專利法實施細則、商標法實施條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等。
3.知識產權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如深圳經濟特區企業技術秘密保護條例。
4.知識產權行政規章,如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禁止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規定。
5.知識產權司法解釋,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訴前停止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和保全證據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二)我國參加的知識產權國際條約
我國在制訂國內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的同時,加強了與世界各國在知識產權領域的交往與合作,加入了十多項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公約。主要有: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協定)、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世界版權公約、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專利合作條約等。其中,世界貿易組織中的TRIPs協定被認為是當前世界范圍內知識產權保護領域中涉及面廣、保護水平高、保護力度大、制約力強的國際公約,對我國有關知識產權法律的修改起了重要作用。 [編輯本段]知識產權法律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幾種法律制度;
著作權法律制度,
專利權法律制度;
版權法律制度;
商標權法律制度;
商號權法律制度;
產地標記權法律制度;
商業秘密權法律制度;以及
反不正當競爭法律制度等。 [編輯本段]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1982年8月23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
根據1993年2月22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編輯本段]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商標管理,保護商標專用權,促使生產、經營者保證商品和服務質量,維護商標信譽,以保障消費者和生產、經營者的利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特製定本法。
第二條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商標局主管全國商標注冊和管理的工作。
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設立商標評審委員會,負責處理商標爭議事宜。
第三條經商標局核准注冊的商標為注冊商標,包括商品商標、服務商標和集體商標、證明商標;商標注冊人享有商標專用權,受法律保護。
本法所稱集體商標,是指以團體、協會或者其他組織名義注冊,供該組織成員在商事活動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該組織中的成員資格的標志。
本法所稱證明商標,是指由對某種商品或者服務具有監督能力的組織所控制,而由該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使用於其商品或者服務,用以證明該商品或者服務的原產地、原料、製造方法、質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質的標志。
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的特殊事項,由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規定。
第四條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其生產、製造、加工、揀選或者經銷的商品,需要取得商標專用權的,應當向商標局申請商品商標注冊。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其提供的服務項目,需要取得商標專用權的,應當向商標局申請服務商標注冊。
本法有關商品商標的規定,適用於服務商標。
第五條兩個以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共同向商標局申請注冊同一商標,共同享有和行使該商標專用權。
第六條國家規定必須使用注冊商標的商品,必須申請商標注冊,未經核准注冊的,不得在市場銷售。
第七條商標使用人應當對其使用商標的商品質量負責。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通過商標管理,制止欺騙消費者的行為。
第八條任何能夠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商品與他人的商品區別開的可視性標志,包括文字、圖形、字母、數字、三維標志和顏色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組合,均可以作為商標申請注冊。
第九條申請注冊的商標,應當有顯著特徵,便於識別,並不得與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權利相沖突。
商標注冊人有權標明「注冊商標」或者注冊標記。
第十條下列標志不得作為商標使用:
(一)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名稱、國旗、國徽、軍旗、勛章相同或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國家機關所在地特定地點的名稱或者標志性建築物的名稱、圖形相同的;
(二)同外國的國家名稱、國旗、國徽、軍旗相同或者近似的,但該國政府同意的除外;
(三)同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名稱、旗幟、徽記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經該組織同意或者不易誤導公眾的除外;
(四)與表明實施控制、予以保證的官方標志、檢驗印記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經授權的除外;
(五)同「紅十字」、「紅新月」的名稱、標志相同或者近似的;
(六)帶有民族歧視性的;
(七)誇大宣傳並帶有欺騙性的;
(八)有害於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的。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地名或者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不得作為商標。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義或者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組成部分的除外;已經注冊的使用地名的商標繼續有效。
第十一條下列標志不得作為商標注冊:
(一)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稱、圖形、型號的;
(二)僅僅直接表示商品的質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數量及其他特點的;
(三)缺乏顯著特徵的。
前款所列標志經過使用取得顯著特徵,並便於識別的,可以作為商標注冊。
第十二條以三維標志申請注冊商標的,僅由商品自身的性質產生的形狀、為獲得技術效果而需有的商品形狀或者使商品具有實質性價值的形狀,不得注冊。
第十三條就相同或者類似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摹仿或者翻譯他人未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不予注冊並禁止使用。
就不相同或者不相類似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摹仿或者翻譯他人已經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誤導公眾,致使該馳名商標注冊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的,不予注冊並禁止使用。
第十四條認定馳名商標應當考慮下列因素:
(一)相關公眾對該商標的知曉程度;
(二)該商標使用的持續時間;
(三)該商標的任何宣傳工作的持續時間、程度和地理范圍;
(四)該商標作為馳名商標受保護的記錄;
(五)該商標馳名的其他因素。
第十五條未經授權,代理人或者代表人以自己的名義將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的商標進行注冊,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提出異議的,不予注冊並禁止使用。
第十六條商標中有商品的地理標志,而該商品並非來源於該標志所標示的地區,誤導公眾的,不予注冊並禁止使用;但是,已經善意取得注冊的繼續有效。
前款所稱地理標志,是指標示某商品來源於某地區,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者其他特徵,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決定的標志。
第十七條外國人或者外國企業在中國申請商標注冊的,應當按其所屬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辦理,或者按對等原則辦理。
第十八條外國人或者外國企業在中國申請商標注冊和辦理其他商標事宜的,應當委託國家認可的具有商標代理資格的組織代理。 [編輯本段]第二章商標注冊的申請第十九條申請商標注冊的,應當按規定的商品分類表填報使用商標的商品類別和商品名稱。
第二十條商標注冊申請人在不同類別的商品上申請注冊同一商標的,應當按商品分類表提出注冊申請。
第二十一條注冊商標需要在同一類的其他商品上使用的,應當另行提出注冊申請。
第二十二條注冊商標需要改變其標志的,應當重新提出注冊申請。
第二十三條注冊商標需要變更注冊人的名義、地址或者其他注冊事項的,應當提出變更申請。
第二十四條商標注冊申請人自其商標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商標注冊申請之日起六個月內,又在中國就相同商品以同一商標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依照該外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相互承認優先權的原則,可以享有優先權。
依照前款要求優先權的,應當在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時候提出書面聲明,並且在三個月內提交第一次提出的商標注冊申請文件的副本;未提出書面聲明或者逾期未提交商標注冊申請文件副本的,視為未要求優先權。
第二十五條商標在中國政府主辦的或者承認的國際展覽會展出的商品上首次使用的,自該商品展出之日起六個月內,該商標的注冊申請人可以享有優先權。
依照前款要求優先權的,應當在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時候提出書面聲明,並且在三個月內提交展出其商品的展覽會名稱、在展出商品上使用該商標的證據、展出日期等證明文件;未提出書面聲明或者逾期未提交證明文件的,視為未要求優先權。
第二十六條為申請商標注冊所申報的事項和所提供的材料應當真實、准確、完整。 [編輯本段]第三章商標注冊的審查和核准第二十七條申請注冊的商標,凡符合本法有關規定的,由商標局初步審定,予以公告。
第二十八條申請注冊的商標,凡不符合本法有關規定或者同他人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已經注冊的或者初步審定的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由商標局駁回申請,不予公告。
第二十九條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商標注冊申請人,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申請注冊的,初步審定並公告申請在先的商標;同一天申請的,初步審定並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標,駁回其他人的申請,不予公告。
第三十條對初步審定的商標,自公告之日起三個月內,任何人均可以提出異議。公告期滿無異議的,予以核准注冊,發給商標注冊證,並予公告。
第三十一條申請商標注冊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也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
第三十二條對駁回申請、不予公告的商標,商標局應當書面通知商標注冊申請人。商標注冊申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復審,由商標評審委員會做出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
當事人對商標評審委員會的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三十三條對初步審定、予以公告的商標提出異議的,商標局應當聽取異議人和被異議人陳述事實和理由,經調查核實後,做出裁定。當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復審,由商標評審委員會做出裁定,並書面通知異議人和被異議人。
當事人對商標評審委員會的裁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商標復審程序的對方當事人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第三十四條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對商標局做出的裁定不申請復審或者對商標評審委員會做出的裁定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裁定生效。
經裁定異議不能成立的,予以核准注冊,發給商標注冊證,並予公告;經裁定異議成立的,不予核准注冊。
經裁定異議不能成立而核准注冊的,商標注冊申請人取得商標專用權的時間自初審公告三個月期滿之日起計算。
第三十五條對商標注冊申請和商標復審申請應當及時進行審查。
第三十六條商標注冊申請人或者注冊人發現商標申請文件或者注冊文件有明顯錯誤的,可以申請更正。商標局依法在其職權范圍內作出更正,並通知當事人。
前款所稱更正錯誤不涉及商標申請文件或者注冊文件的實質性內容。 [編輯本段]第四章注冊商標的續展、轉讓和使用許可第三十七條注冊商標的有效期為十年,自核准注冊之日起計算。
第三十八條注冊商標有效期滿,需要繼續使用的,應當在期滿前六個月內申請續展注冊;在此期間未能提出申請的,可以給予六個月的寬展期。寬展期滿仍未提出申請的,注銷其注冊商標。
每次續展注冊的有效期為十年。
續展注冊經核准後,予以公告。
第三十九條轉讓注冊商標的,轉讓人和受讓人應當簽訂轉讓協議,並共同向商標局提出申請。受讓人應當保證使用該注冊商標的商品質量。
轉讓注冊商標經核准後,予以公告。受讓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標專用權。
第四十條商標注冊人可以通過簽訂商標使用許可合同,許可他人使用其注冊商標。許可人應當監督被許可人使用其注冊商標的商品質量。被許可人應當保證使用該注冊商標的商品質量。
經許可使用他人注冊商標的,必須在使用該注冊商標的商品上標明被許可人的名稱和商品產地。
商標使用許可合同應當報商標局備案。 [編輯本段]第五章注冊商標爭議的裁定第四十一條已經注冊的商標,違反本法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規定的,或者是以欺騙手段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的,由商標局撤銷該注冊商標;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可以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撤銷該注冊商標。
已經注冊的商標,違反本法第十三條、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第三十一條規定的,自商標注冊之日起五年內,商標所有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撤銷該注冊商標。對惡意注冊的,馳名商標所有人不受五年的時間限制。
除前兩款規定的情形外,對已經注冊的商標有爭議的,可以自該商標經核准注冊之日起五年內,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裁定。
商標評審委員會收到裁定申請後,應當通知有關當事人,並限期提出答辯。
第四十二條對核准注冊前已經提出異議並經裁定的商標,不得再以相同的事實和理由申請裁定。
第四十三條商標評審委員會做出維持或者撤銷注冊商標的裁定後,應當書面通知有關當事人。
當事人對商標評審委員會的裁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商標裁定程序的對方當事人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編輯本段]第六章商標使用的管理第四十四條使用注冊商標,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商標局責令限期改正或者撤銷其注冊商標:
(一)自行改變注冊商標的;
(二)自行改變注冊商標的注冊人名義、地址或者其他注冊事項的;
(三)自行轉讓注冊商標的;
(四)連續三年停止使用的。
第四十五條使用注冊商標,其商品粗製濫造,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的,由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分別不同情況,責令限期改正,並可以予以通報或者處以罰款,或者由商標局撤銷其注冊商標。
第四十六條注冊商標被撤銷的或者期滿不再續展的,自撤銷或者注銷之日起一年內,商標局對與該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注冊申請,不予核准。
第四十七條違反本法第六條規定的,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限期申請注冊,可以並處罰款。
第四十八條使用未注冊商標,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予以制止,限期改正,並可以予以通報或者處以罰款:
(一)冒充注冊商標的;
(二)違反本法第十條規定的;
(三)粗製濫造,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的。
第四十九條對商標局撤銷注冊商標的決定,當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復審,由商標評審委員會做出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
當事人對商標評審委員會的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五十條對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本法第四十五條、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的規定做出的罰款決定,當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又不履行的,由有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編輯本段]第七章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保護第五十一條注冊商標的專用權,以核准注冊的商標和核定使用的商品為限。
第五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
(一)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
(二)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三)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
(四)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五)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第五十三條有本法第五十二條所列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之一,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專門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並可處以罰款。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履行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進行處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可以就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五十四條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有權依法查處;涉嫌犯罪的,應當及時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第五十五條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已經取得的違法嫌疑證據或者舉報,對涉嫌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進行查處時,可以行使下列職權:
(一)詢問有關當事人,調查與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有關的情況;
(二)查閱、復制當事人與侵權活動有關的合同、發票、賬簿以及其他有關資料;
(三)對當事人涉嫌從事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活動的場所實施現場檢查;
(四)檢查與侵權活動有關的物品;對有證據證明是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物品,可以查封或者扣押。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行使前款規定的職權時,當事人應當予以協助、配合,不得拒絕、阻撓。
第五十六條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包括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前款所稱侵權人因侵權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因被侵權所受損失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並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七條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有證據證明他人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犯其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如不及時制止,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採取責令停止有關行為和財產保全的措施。
人民法院處理前款申請,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三條至第九十六條和第九十九條的規定。
第五十八條為制止侵權行為,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做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人民法院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
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十五日內不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措施。
第五十九條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條從事商標注冊、管理和復審工作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必須秉公執法,廉潔自律,忠於職守,文明服務。
商標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以及從事商標注冊、管理和復審工作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得從事商標代理業務和商品生產經營活動。
第六十一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健全內部監督制度,對負責商標注冊、管理和復審工作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執行法律、行政法規和遵守紀律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閱讀全文

與金融危機知識產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